龙云山是乌龙镇南边绵延起伏的山脉中的一个山峰。高千丈。山上古树参天,常年苍翠。冬天雾绕山林,只闻人声不见人影。夏天鸟语花香,山泉叮咚。是隐居山林的好去处。
除了灵智外,还有两位居士隐居在这龙云山里。
回到家里,第二天,乌江就把乌邦送到菩提庙里去了。
那年,乌邦十二岁。
那时,是一个冬天。
在菩提庙里,整天坐在菩提老祖塑像前,听灵智大师的佛学禅语,乌邦并没有老老实实的坐在佛像前静听,息养心性。乌邦整天嘻嘻哈哈,时而对这个菩萨的脚撒尿,时而爬到那一个菩萨的肩上,坐在菩萨的头上。看着灵智双手合什念着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哈哈的笑得前仰后合。
在灵智的眼里,乌邦的行为只是顽皮而已。
经过一段时间后,灵智还是没有用佛学和禅语感化乌邦。反而,乌邦还会趁他不备,扭他的耳朵和鼻尖玩。
灵智很生气。但他是佛门中人,必须忍着。
一天,灵智叫上乌邦,带他去山顶。
山顶密林丛生,一颗老菩提树长在山顶正中。这颗老菩提树跟菩提庙同岁,是建菩提庙的老和尚亲自栽在山顶的。老和尚圆寂后,他的徒弟将他的骨灰葬在这颗老菩提树下。
老菩提树老得浑身都长满了树洞,就像一个浑身长满疮毒的人一样。
老菩提树下有一块箩篼大的石头。石头上平整光洁,刻着棋盘。石头两边各有一方石凳。石凳上坐着两位年纪跟灵智相仿,穿着长衫的居士,正在对弈。他们身上的长衫看上去已有半年没有洗过一样,汗垢布满衣领和袖口,胸襟也是油污遍布,浑身散发出酸臭的味道。两位居士一个紫面,一个灰面。紫面的高大威猛,灰面的矮胖。紫面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嘴上络腮胡须如钢针一样插满嘴脸。灰面的灰衣灰鞋,袒胸露乳,下巴上无胡须飘逸。紫面鹰钩鼻,目光如鹰,嘴紧闭。灰面大耳朵,大鼻头,厚嘴唇。紫面身旁放着一根黑色的铁拐,铁拐上系着一酒葫芦。灰面身边放着的是一把灰色的蒲扇,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不是一把普通的蒲扇,是一把铁扇。
二位虽然年过古稀,但身板并不驼。两双眼睛也炯炯有神,呼吸有序。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的,而且还是内家高手。
灰面居士双手藏进衣袖里放在大腿上,脸上带着得意的微笑盯着紫面居士。
紫面居士三指拈黑子,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向棋盘上放去。但放了一半,就停在了空中。想了想又收了回来。过了会他又伸手要把棋子放上去,放了一半还是又把手收了回来。
这时,灵智带着乌邦走了过来,站在他们面前观看。
他们看见灵智,就对灵智微笑着点了点头。
灵智也对他们点头微笑,口里道:“三年了?”
他们对灵智点头答:“是,三年了。”
乌邦望着灵智问:“师父,什么三年,徒儿不明白?”
紫、灰二位居士扭头看着乌邦。
灵智看着紫、灰二位居士,微笑着答:“下棋,这局棋他们下了三年。”
乌邦大吃一惊,道:“什么,三年?”
灵智点点头。
乌邦又说:“花三年下一局棋,值吗?”
灵智看着紫、灰二位居士讲:“三年,还没有结局。”
“啊!”乌邦这样叫了一声。
灵智道:“这是我的徒儿,叫乌邦。”
“哦,乌镇长的小少爷。”紫、灰二位居士齐口说。
紫面说:“你要好好传授。”
灵智看着乌邦道:“我会的,把我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他。”他转眼看着紫面和灰面又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