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风起北宗(第1/4页)  三侠仙踪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是谓全真。”全真道,创始人是王玄甫,道号东华帝君。后来他传道于汉钟离,汉钟离再传于吕洞宾,吕洞宾再传于刘操。到海蟾子刘操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刘操座下有两名略不世出的弟子,分别名叫王喆和张伯端。两人才智超群,并且对全真道教义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双方争执不下,张伯端因此离开了全真道,前往神州南方传教。

    张伯端自认深得全真道真义,在南方开宗立派,是谓南宗。王喆承接师父刘操衣钵,因总坛在北方,是谓北宗。由此全真道分为北宗和南宗两大派。

    王喆因道号重阳子,后世常称呼他为王重阳。他一生收下七名品学兼优的弟子,是谓“全真七子”。从此北宗势力大盛,加上南宗,与天师道争辉。

    北宗总坛名叫永乐宫,位于长安西南百里之外的六指峰。之所以叫六指峰,是因为六座山峰高耸入云像极了人的六根手指。永乐宫,正是坐落在中指峰。

    北宗掌教被尊称为道尊,下设长老院协助决策。执法的是法尊,下设执法堂协助管理北宗道规。处理教内日常事务的是相尊,下设执事堂协助办公。

    三尊共同理事互相制衡,但不允许收徒。能收徒的是北宗五脉,少阳c正阳c纯阳c海蟾和重阳。五脉的称呼分别对应的正是前面提到过的王玄甫等五位祖师。

    五脉各设首座和辅座,首座不在时辅座暂代其职。另外各脉还设有三席,协助首座和辅座管理本脉日常事务和教导弟子。“三尊五座c五辅座十五席”共同构成了北宗的高层。

    五脉实力以重阳最强。重阳现任首座陆知意,道号玄微真人。要说重阳一脉乃至整个北宗,名声最大c实力最强的人却不是陆知意,而是他的小师弟。现年二十七岁,有着“西渊岳”美名的北宗剑道顶峰,杨君枫。

    杨君枫师承重阳前任首座夏屿,后因故隐居在永乐宫西南方五十里的凌天峰。

    凌天峰无论四季如何变化,总是能欣赏到初阳映云海和夕阳染碧空的隔世美景。杨君枫隐居在此已有十一年,络绎不绝的访客都被他以真气挡在山脚,连他面都见不着。唯独这次的访客,却没有阻挡。

    因为这次的访客是陆知意的大弟子上官博彦和他的女儿陆韫。两人顶着烈日来到山脚,抬头仰望山巅。赫见峰顶之上,挺拔的不凡道姿,身形伟岸,迎风顾盼。

    山脚下,上官博彦行恭敬道“重阳座下弟子上官博彦c陆韫拜见师叔。奉家师之命,有事请教师叔。请您务必拨冗一见。”声音穿云,清晰的传入杨君枫双耳。

    杨君枫回道“既是师兄弟子,不用怕惊扰我。可自行上山。”

    “打扰了!”上官博彦和陆韫御剑,飞上凌天峰。对着杨君枫的背影恭敬的行作揖礼。

    杨君枫站在凌天峰的观天台上,台高一丈,十步台阶。正尽情欣赏着晴空烈日下云海奇景。察觉二人恭敬行礼,转过身来,和蔼道“你们不必拘谨,我辈分上是你们的师叔,年龄也不比你们大多少。”

    上官博彦恭敬道“您的英名响彻道门。就算您不是北宗前辈,晚辈也应该恭敬相待。”

    一旁的陆韫自小受父母溺爱,才没有师兄这般恭敬。再加上她自小就认识杨君枫,就越发没有规矩。直视着杨君枫道“小师叔,我爹让我们请你回去,参加今年八月的北宗会武。”

    杨君枫奇怪道“咦,现在才五月。还有三个月,师兄怎么就让你们来找我?”

    陆韫回道“小师叔,你是不知道!上一届的北宗会武,我们重阳输的可惨了。除了上官师兄以外,没有一个进十六强。气的我爹,也就是你师兄差点去自杀。”

    杨君枫见陆韫说得眉飞色舞,全然不将陆师兄的痛苦放在心上。心想,陆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