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机神“风暴”(第2/3页)  机动战士WS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程型王牌机师才能通过预判射击来封堵对方行动路线精确打击,而一般的机师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只能老实地服从指挥,成为炮火矩阵中的基本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风宇想要强突机动阵列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前提就是减少横向位移规避,全力保持纵向速度。这就意味着“风暴”必须有选择地硬抗一部分炮火。

    超级机型之所以称为超级,绝不仅仅是因为速度更快而已,同时也拥有强大的抗击打性。让超级王牌能够在地方密集的火力“照顾”下,不用过于担心被无处不在的流弹误伤。

    r粒子盾只要不被击穿,粒子束武器就不会伤到机体。而52ti超级合金装甲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动能武器带来的伤害,但只要不是同一部位被重复命中,也不至于伤到机体性能。

    风宇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他在战斗的过程中还能保持清醒的大脑,懂得为了大目标而在小地方上做出正确而合理的取舍。

    不同于那些技术流超级王牌,一味地追求规避对手攻击,确保自身无损,风宇作为意识流,他的特点就是懂得如何挨打。这就使得他的战斗会变得更有效率,能够在大军混战中快速地突破对方防线,直捣黄龙。

    而风宇在“挨打”方面的巅峰之作毫无疑问就是月初在太美wh的“水蓝色之争”,他以放弃强大的“风暴”4号机来换取对“海洋”的一击必杀机会。

    这种果决和狠辣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是“风暴”又一个惊世骇俗的经典战术。相信未来一段时间里,“水蓝色之争”将会成为各事学院及军事专家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但是现在的dt2显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依然以普通人的心态在考虑问题,根本没意识到眼前的其中两架“风暴”马上就要顶着炮火进行强突。

    下一秒,只见3号机和5号机兵分两路,从不同的方向以两条不同的弧线飞向了uac人的机动阵列。uac的战舰侧舷炮塔及ms的粒子束步枪不为所动地按照既定的步调进行有节奏的炮火矩阵封锁。

    结果只见两架“风暴”先后中弹,体表荡漾起一圈圈透明的水蓝色能量涟漪。但是3号机和5号机并没有受伤,甚至连速度都没有减慢,继续向uac机动阵列冲去。

    哈格曾经向风宇讨教过强突炮火矩阵的问题,他是这么回答的,“炮火矩阵无非就是那么几种,纯动能、纯能量和混合型。考虑到覆盖面问题,单位面积内的炮火密度不可能有多大,能够同时命中机体的也就是一到两发。如果你有意识地控制机体角度,基本上可以确保单位时间内只挨一次攻击。”

    哈格瞬间便明白了风宇的意思,于是顺着他的思路往下分析,“借助r粒子盾的防护,如只要控制好单位时间内被命中的次数,完全可以顶着炮火全速前进。”

    就以当下的局面来说,40mm粒子束步枪单发只能打掉“风暴”20%的能量强度,必须集合五发以上才能一次性击穿,否则r粒子发生器还会持续恢复r粒子盾的能量强度。

    3号机和5号机发起强突的位置距离uac的机动阵列还有2000公里,全速飞行差不多需要4秒钟左右。uac人的射击频率是以秒为单位的,4秒钟意味着4轮炮击。4轮炮击平均每轮被命中15发,总共也就是6发,分摊在4秒钟时间里,绝对不可能击穿r粒子盾。

    如果这其中被动能武器命中的话,高爆弹的爆炸将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减慢“风暴”的飞行速度,所以风宇必须确保只挨粒子束武器攻击,而不能被高斯炮命中。

    而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密集的炮火矩阵当中选择被攻击的炮火类型是有讲究的。

    从主监控屏视角看去,uac人的每一轮炮火矩阵就像一幅密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