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婢多事,老爷您莫生气,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闻言,老人眉头渐渐舒展,翠妪像逃过了杀身之祸般松了口气,呼吸轻快许多。她心有余悸地用余光瞥了一眼身侧小潭,听府上老资格的下人说,这池子里可埋了不少跟她一样好奇多嘴的女婢尸骨。这一次若不是她认错及时,且老人颇为依赖她的按捏功夫,她肯定会变成这一潭尸骨中的一具。
翠妪悄悄打量老人面容,分明是黄发垂髫的慈蔼老翁模样,为何发起怒来比镇里头来来往往的江湖人更加吓人。
老人躺在藤椅上,兴许是翠妪按捏的力道与技法十分合他意,老人舒服地哼起了小曲,曲调婉转悠扬,隐约间还能听到些细如蚊蝇的唱词。
刚逃得一命的美貌侍女又按捺不住好奇心,竖起耳朵想要听清老人唱了些什么。忽地,曲调急转,铁马金戈冲入耳朵,翠妪只觉浑身发烫,视线中尽是刺目的血红,紧接着就彻底失去了意识。
游廊阴影中走出一人,轻车熟路地将七窍流血的女婢扔下小潭,潭水荡开涟漪,如同一头巨兽,顷刻间就吞没了一条生命。那人无悲无喜,向老人躬了躬身,又没入阴影中。
老人没有理会他,依然哼着小曲。
小潭涟漪渐渐平息,曲调越来越轻,直至停歇。
老人打起了轻鼾,睡着了。
燕唯卿赶到酒楼时,说书人裘老头已经开讲。
“中武当,北少林,西峨眉。前几日讲了那千万雨落止于一剑的武当道尊,今日老头子便来讲讲少林的无忧和尚百忧解。”
“说这无忧和尚从小便在少林长大,观遍万般经义,说佛论理堪称少林第一,是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天下佛头的人物。可惜啊,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个被选为郑州秀女的青梅竹马,他不惜破戒出寺,白衣入京。”
“老头子犹记得当时情景,南华门外一袭白衣步步生莲,掠过玄武大道,如鹰如隼。后到了宣武门前,一掌轰下,八十一颗金钉齐飞,三千禁军鱼跃而上,而这白衣和尚呢?刀兵加身无动于衷,低头念诵佛号,一声阿弥陀佛出口,转瞬炸裂三千甲。”
“遍地碎甲间,白衣和尚长笑入宫墙,当着当朝天子的面抢走最受宠的尽欢娘娘,天子坐北朝南,目送他环揽红袖过大江,非但不怒,反而抚掌而笑,说这和尚是真无忧。无忧和尚,因是得名。后来,无忧和尚为自己取了个俗家姓名,百忧解,可解百忧。”
说到这儿,裘老头话锋陡转,惊堂木一拍,环顾酒楼大堂,一字一顿问道:“敢问诸位,何为无忧?”
满堂静寂。
酒楼一角,一个少年向邻座中年人问道:“我需要多久才能达到无忧和尚的境界?”
中年男人低下头,看着木桌纹路,淡淡道:“少林分有两脉,燃灯古刹崇佛,讲究菩萨低眉的大慈悲,典籍记载燃灯古刹曾出现过立地成佛的人物,但从未在江湖显圣;龙象寺主张金刚怒目降龙伏虎,锻炼体魄直至金刚无垢,是为明王。迄今为止,将少林两脉融会贯通者,唯有百忧解一人。少爷你若是想达到他的境界,只有顿悟一途。”
少年哦了一声,又问:“无忧和尚与武当道尊c白帝城主相比,谁更厉害?”
中年男人想了想,摇头道:“我也不知。”他顿了顿,补充道:“江湖从来没有一以贯之的境界划分,昌徽年间天师阁主星幕屏倒是提出过以九品中正规制江湖,最后不了了之。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少爷所说的这三人从未有过交集,我也不知这三人谁更厉害。”
“习武难道就没有一条人人皆可走的阳关通途吗?”少年皱了皱眉,好奇道。
中年男人笑了,“倒是有一条,苦练气力便是,江湖中常说的一二流高手,就是由此划分。据我所知,九牛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