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散修曲路 书生白凡(第2/3页)  仙逆白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神,嘴里唉声叹气,正不知如何是好。

    白凡偷眯着眼,看了看大福一副愁眉苦脸,跳了起来,叹了口气。随后慢悠悠地走到窗前,举起书卷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福看不出什么名堂,还以为先生勤奋刻苦,誓要将那第一纳入囊中,不禁为这“雄心壮志”鼓起掌来。

    白凡虽说是胡乱读一读,但究竟是书生,没一会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遨游书海去了。时间之快,恰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是到了下午。大福从梦中惊醒,使劲摇晃白凡,把白凡从“泥潭”中救出。

    “醒醒,白凡!时辰到了,我们该走了,再不去就为时已晚了!”大福心急如焚,一时语气稍重,变了名称。白凡也是猛然醒转,书卷一甩,拉着大福急急向门外跑去,大福慌忙中抓着书篓,踉踉跄跄地跟着白凡一同跑出。门外的一干村民们也是干着急了半天,见白凡终于“出关”,又惊又喜。

    “白老弟啊,你怎么才出来?现在还有不久就夜禁了,如果明天一早再出发的话就来不及了,那可是你和我们村的大事啊!快快出门上马吧,让老石送你一程。”村民们着急道,老石是村中最老练的猎手,虽说断了一只手,但是经验还在,骑马抄抄近道简直易如反掌,更能节省时间,应该能在夜禁之前赶到。

    老石嘴里抽着旱烟,大吸一口后长叹一声,烟袋一扔,单手拍了拍马背,示意白凡和大福坐上去。白凡不舍地看了看村民们,带着大福登上马背。老石大喝一声,那马也是通了灵性,长嘶数声,绝尘而去。

    老石不愧猎人之名,在山涧里七绕八拐的疾驰飞奔,约莫着过了一柱香(半小时)的时候,老石拽着缰绳,停了下来。白凡和大福头晕脑胀地走下马背,感觉天旋地转,分不清东南西北。大福干呕连连,白凡拍着他的背,四下张望。“到了!”白凡欣喜若狂,总算赶到了。若是夜禁之时赶到,不论地位高低,一律拒之门外,强闯者,凶多吉少。这是保护都城的基本措施,多年来,已成定律,自然无人敢犯。

    大福喝了几口水,抬起头寻声看去,“宁赤”二字越入眼帘。宁赤城,这个将近三百年的古城,作为赵国的都城,自然是日日车水马龙,鼎盛至极。而这科举的最后一科,辩理,便是在此处过关。要是得到大儒苏道的赏识,那可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光宗耀祖之事。所以说这次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桥也不为过。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老石一干村民们日日夜夜担惊受怕的原因,因为白凡是村中十年以来最有希望去科举的人,没有之一!

    “白凡啊,老石我就只能送你到这了,看我这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只怕去了给你丢脸,别了!”老石给白凡递了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扬长而去,留给白凡一小袋银子和一个潇洒的背影。白凡愣在一旁,眼角湿润。“石叔我不怪你,真的。哪怕你穿得再烂,也是我的石叔啊”白凡擦擦眼角,转身走向城门。

    大福正饶有兴趣地蹲在地上看来来去去的小娘子,突然回头一看,发现白先生已经走到城门处了,“白先生,等等我。”说着快步追了上去。

    混入人流中后,白凡和大福耐心等待着宁赤城曲文门的军士盘查,没过多久,就排到了他俩。“名字!目的”军士头也不抬,厉声问道,好像白凡和大福欠了他多少钱似的。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军士心中好奇,终于抬起头来看向人群。

    “安静!这里是都城,若是再吵,惊动圣上龙体,通通以反叛论处!”军士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名堂来,呵斥人群一通后,正要坐下。“呵呵,老夫也是反贼吗?”军士一听,心中有了些猜测。

    人群分开,一个其貌不扬的老者缓缓走出,笑道。军士一看,立马站起身来,满脸赔笑道:“原来是苏老先生,今日下驾宁赤,不知何事欲往?”苏道挥挥手,道“没什么大事,只是明日科举,老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