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种子。
第二,黄德茵的测试在给比色皿提温当中,然后方案不太合适。
然后黄交待师弟去取几根试管,自己则在为比色皿升温。迅雷极速版似乎无法有效地下载。
然后第一次的测试,没有激发出正确的发射峰。林有些怀疑是比色皿的问题,但他想观察一下学生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以及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观察力找到问题的结症。这时黄德茵在向师弟打电话,打算更换移液枪。然后林觉得如果自己知道疑似原因所在而没有告诉学生,在良心上过意不去,于是找了一个国外进口的已经微有开裂的stara比色皿对学生说,“你们试一下吧。”
果然,更换比色皿之后得到了350左右的发射峰,这是正确的值,接着林再调整了狭缝宽度,就得到了信号强度很好的谱图。从这个时候开始,林感觉到自己的心变得好过了,轻快起来。然后,tcl电脑上的下载也获得了成功。你会说它是偶然的吗?或许是必然的。
正在林暗自开心的时候,唐艳走了进来,原来是林答应她要开二楼的圆二色光谱仪,但是她发现205室的门是关着的。林大呼“不好意思,我居然忘记了……”,然后唐艳说没有关系,可能你事情太忙了。林和唐艳上到二楼,开了机,问唐艳会测吗?唐艳说以前测过,但现在似乎忘记了。林说仪器预热好了后我再教你一下吧。
从二楼下来后,林调试好了记录仪,然后再看了一下黄德茵的测试,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开始测试迅雷的下载功能。迅雷vip版确实比较好用,bt樱桃也更新得很快。10分钟之后,又改变了观点,vip版也不太好使。
17点56分,林发现在各种检索词之下会搜出很多有意思的结果,而且往往带来惊喜的感觉。
差不多到吃饭的时间,黄德茵提出想测到晚上,林说可以。黄德茵说:“现在的这个比色皿比较好用,所以想抓紧把手上的样品测完。”林表示理解。然后林开始整理自己的光盘,主要是核对装光盘的纸袋编号是否正确,不能够装错了袋子。还有,就是为每一张光盘作一个目录文件,方便今后汇集资源。
林打算在今后继续使用一个时间轴的概念,就是他管理的物品按时间来编号。这样的优点是有序,缺点是有断序的连接。整理光盘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林马上存了下来,想编成一个与自己最相关的光盘。然后,林整理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丝毫没有感觉到饥饿。妈妈打电话过来问林什么时候回家吃饭,林说今晚在外面吃米粉了。妈妈提醒了一下,早一些回家,注意休息。林说,好的。
屋外传来学生说话的声音,有男声有女声,显然稚气未脱。韦艺走进来帮黄德茵测试,林看到她说:“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啊?”韦艺说:“老师,上学期做实验的时候我就说过我是研究生了。今年研二了哦……。”林连连抱歉。
韦艺说话的时候节奏比较慢,然后语气有点细声细气的,但大家都知道她是天生这样说话,所以也习惯了,甚至林觉得还是挺好听的。然后一周做实验的还有张伟,林问他要了一个联系方式,方便今后传送数据。
张伟对于实验感到颇多的无奈,方向感不明确,但林从他对各种期刊的评价,和对黄德茵的实验的分析,都觉得他已经是学得不错了,很多事情都比较有把握,可能是暂时的不顺利。林没有直接鼓励他,但是对他比较看好。
对于自己的研究,林打算定位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他在方便的时候采集一些光谱数据,主要是自己管的仪器,然后积累起来分析。这个时候,他感觉到父亲的普查式的测试也有一定的道理,虽然自己尚不能完全认同,但自己就是在步老爸的后尘。
然后最近林一直在研究比较特别的荧光光谱,比如偏振下的激发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