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奴仆,有下人,也有同堂的庶子庶孙。
徙县就是李家大房在汉嘉郡的第一个主要落脚点。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李家大房的人离开蜀地平原,到经常发生夷乱的地方打开局面,其中艰辛自不必说。
不过李家大房终究是阔过,就算是衰落下来,也不是一般的土财主所能比的。
由于徙县就在青衣水边上,同时又是高山环绕的盆地地形,所以这里土地很是肥沃。
偏偏又多半是夷人,耕种水平太低。
李家大房出人出力出牛出犁,倒也能开垦出不少的耕地。
立足不难,但如何开拓新局面,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为他们不像冯鬼王,有名声,有手段,有权势,还有足够的资源,软硬兼施,把当地的夷人迅速收服。
他们甚至还不能拿出以前鱼肉乡里的那一套,因为当地的官府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脚踏实地。
当然,以李家大房的底蕴,自然也不可能是束手无策。
比如说,那些庶子庶孙,光是文化水平,就足以碾压周围人家。
所以挑几个学问好的出来,给有条件的人家的孩童启蒙,就是积累名声的一种方式。
反正《三字经》是冯鬼王的东西,拿来落人情,不亏!
所谓有条件的人家,除了当地的富足人家,还有一些当地寨子的头人的孩子。
甚至还会减免一两个三四个有志于学,却又有天赋的穷苦人家孩子的束脩。
这一套,世家大族玩得也是很溜。
但不管怎么说,李家大房迁人来徙县落脚之后,徙县就多了一些悄然的改变。
因为李氏的到来,以徙县原本的旧县城为中心,或远或近,陆陆续续地又建了几个寨子。
甚至连远处山脚下都有。
基本都按李氏内部的远近关系布置。
在小乱不断的汉嘉,即使朝廷在这里布有驻军,但每个寨子至少也要有最基本的防卫能力。
待日头快到头道。
“嗯,嗯,说了这么久,确是有些渴了。”
冯校尉点头。
跟在身后的几个李氏族人,年轻一些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
倒是年长的,连忙陪笑道:“疏忽了,疏忽了!”
然后转头向着那个小院喊道,“六娘,六娘!”
小院很快出现了一个窈窕的身影。
“冯将军渴了,让将军进去喝些水。”
李六娘穿着朴素,但举止却是温婉,打开小院的门,对着冯校尉敛衣行礼:“见过将军,将军请。”
“好,好,好……”
冯校尉自李六娘出现后,眼睛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她。
此时虽是极力掩饰脸上的喜色,脚下却忙不迭地迈入小院。
跟在后头的李氏年轻人,有人咬了咬牙,悄悄转身离开,出了寨门,强自镇定地走了一段路。
待拐弯看不到寨门口那队士卒后,这才撒开步子飞奔。
“将军请。”
小院的大门敞开着,站在外头,可以一眼越过院庭,看到屋子里的两人。
所以倒也不怕有什么意外,就是相隔太远,听不到两人在说什么。
“多谢六娘。”
冯校尉连忙站起来,接过李六娘端过来的水碗,一饮而尽。
李六娘垂着头,站在那里,不言不语,让人看不清她的神色。
冯校尉放下碗,有些郁闷自己喝得太快,他放下碗,咳了一声,左右看看,没话找话:“八郎呢?”
“去那边的寨子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