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奔波(第2/3页)  在漫威当局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史塔克的对话张小凡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乎。罗斯福认为张小凡对超级士兵计划不感兴趣是基于对张小凡实力的认知,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超级士兵血清能增加人的寿命,这才是张小凡感兴趣的地方。

    在澳大利亚某处底下基地里,和美国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已经构建完毕。前期张小凡只是在扫描实验室里的器材罢了。当器材准备完毕,张小凡也就不用再去了。每天将神识绑在亚伯拉罕·厄金斯的身上,记录他写下的每一个单词。这并不麻烦,就是消耗时间。

    这样悠闲的时间没过多久,张小凡开始忙碌起来。这一忙,差点就把张小凡给逼疯了。

    相较于超级士兵计划这个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更不知道成功以后的超级士兵有多超级,罗斯福更看好曼哈顿工程,或者说曼哈顿计划。认知了张小凡和其弟子的身手,罗斯福更希望得到一种大威力的武器作为反制的手段。成为美国的底牌。

    1942年初,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c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美国核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布什认为,只有军队以最高优先权,才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给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直到这个时候,原子弹的研究c设计c制造才算真正步入正轨。对于这个没有成熟复印机的年代,曼哈顿工程所牵涉的器材,大量的文件数据,差点将地仙高段的张小凡逼疯。

    由于对原子弹一窍不通,张小凡不敢放过每一份文件和器材。张氏基金勾连的三大集团使用各种手段,屏蔽外人的注意,全力复制曼哈顿工程的试验制造器材。由于当前静电复印技术的不完善,速度还不如手写。逼于无奈,每一份文件都是由张小凡亲笔复写。这一切,悄悄的在西澳大利亚的地下储备起来。

    1942年12月2日,在恩利克费米的指导下,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型原子反应堆,成功地进行可控的链式反应。

    1943年春奥本海默领导的制造原子弹的工作,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室开始。

    与此同时,1942年11月,宋美龄秘密访美。次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演讲,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正是在这场演讲中,宋美龄提到排华问题,希望美国方面审时度势,解除对华人的限制。

    看到等待已久的契机终于到来,在张小凡的安排下,以明尼苏达州议员为首的亲华势力开始在美国国会鼓噪。要求废除排华法案。

    纽约c明尼阿波利斯c旧金山等地的报纸开始通篇鼓吹。更是将日本对排华法案的宣传的各种报纸,以连载的方式持续刊发。日本的宣传是处于阴谋的考虑,但是很多都是真实的,这就很刺痛美国人民的心了。

    于是,在罗斯福的支持下,《麦诺森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罗斯福于12月17日签署生效。排华法案正式失效。

    然而,这一切张小凡都没有参与进去,仅仅是提前做出了一些安排,由司徒美堂出面办理。在排华法案废除后给罗斯福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感谢而已。

    既然排华法案废除了,那么青帮和洪门暗地里控制的加了料的香烟,也顺势取出了那些排华的包装。名字还是那个名字,已经在华人中臭大街了,照样不会有华人购买。

    张小凡是如此的忙碌。纽约,芝加哥,新墨西哥州。每一个夜晚,美国的上空,像一个幽灵,张小凡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