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威武不凡,让派出的车子没敢在门口逗留半分钟就被迫开走了,费尽心机从内部了解前后左右警卫这座三辅的金库足足有一个连的兵力,别说单枪匹马的自己了,就是过去杀人不眨眼的山匪都望尘莫及。
看来想要动偷盗抢劫金库的脑筋怕是痴心妄想了,只有另寻他法了,目前能做的就是紧紧盯着,不可放过一丝机会。
释禅看到恢弘大气c典雅朴素的阿育王寺新落成的博物馆,内心里不由得赞叹惊讶,与之前的破旧阿育王寺不可同日而语,一派新气象,满面荣耀辉。
在许多人心目中,佛门重地阿育王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个被压了数十年的关中塔庙始祖终于在三秦大地重新站了起来,在渭河平原上焕然一新。
其实他最喜欢的还是之前那个寂静的阿育王寺,走在干净的回廊中,聆听风铃的曼妙声响,仰望着高耸入云的真身宝塔,入耳的是禅房清脆的诵经声,呼出的是连绵的熏香,看到的是动人的牡丹,感受的是千古的经卷。
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一向敬仰的海峰方丈胡须皆白了,还要坚持与自己同往渭城,转道京城。
在途中,海峰方丈为他讲述了阿育王寺的历史沿革,从唐初道宣到文革良卿,民国时期一位爱国将领大义护法的故事让他印象深刻。
此人名叫朱庆澜,字子桥,人称朱子桥将军。当时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日寇侵华践踏华北之际,身为华北赈灾将军,上马能够痛击日贼,下鞍也可救济灾民。率军来到渭北美阳期间,便在阿育王寺驻军,搭棚熬粥,解救百姓。
忽然一天,手下的士兵在院中一处枯井休息,从枯井上面压着的石缝中发现一个深洞,仔细一看,漆黑一片的下面零星闪烁着银光,在当地也听说了不少关于阿育王寺地宫宝藏的秘密传说,一行人猜测这里面很可能藏着宝贝,非常狂喜,阵阵骚动。
五个人打算将这块石头搬走,一探究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子桥将军的林副官碰巧来了,随即制止了他们,然后报告给了身为叔父的朱将军,朱子桥博学广识,素来崇敬佛祖,也是一位居士。
料想这很有可能就是唐僖宗当年建造的法门地宫,不说其他东西,光是这里面的佛祖真身舍利就名扬天下,如若一旦开启,秘密必定泄露外传,如今正值外敌入侵,没有一个党政能够有能力保护这一处国藏,一定要封锁消息,掩人耳目。
指示林副官告诉那些士兵,这里面就是一处枯井,没有人们传说的宝藏,看到的白晃晃东西其实是里面青蛇大蟒吐出的白气,要是有人敢私自进去一定会被蟒蛇咬死,尸骨无存。这样一番说辞,让那几个士兵再也不敢生出窃宝之心了。
可是一旦军队离开,难免有一些亡命之徒,不顾危险前来复掘,朱子桥将军想到了一个非常聪明又十分不忍的计策,让他喜好唱戏的的侄子林副官留下来,在枯井之上搭建戏台,既盖住了暴露的地宫入口,又瞒住了士兵村民,确保真实地宫安然无恙,林副官依依不舍送别了恩重如山的叔父,舍弃了荣华富贵的前途。
独自一个人穿上单薄素色的戏服,在简陋的戏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唱着戏曲《白蛇降魔》,为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为寒冷潮湿的地宫带来了温暖,这一唱就是一辈子,年纪轻轻的,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一辈子没有建功立业,一辈子没有高官厚禄,然而却拥有了万民传诵,拥有了佛祖护佑,拥有了院中立像
海峰方丈落泪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师流泪,自己也是热泪盈眶,无比感动。
一整天的颠簸辛苦,让生性好动的释禅终于可以舒舒服服躺在被窝了,想想这几天与海峰方丈相处的几天,感慨颇多,对佛门也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阿育王寺有了更多的期待,对于佛指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