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华山之巅(《》) 第六章 校武(第2/4页)  笑傲江湖前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清扬道:“是,风清扬当谨记,不敢违犯。”说完站起,又向师父等叩头,向师兄师姐等作揖行礼。礼节完毕,众人便即散去。

    李清涟对风清扬道:“师弟,你我一同走走。”风清扬跟随李清涟信步行去,见华山景色极美,心下甚是高兴。此时方当八月初,山下尚自炎热,这山上却凉爽干燥,极是宜人。风清扬正看得高兴,却听李清涟道:“师弟,上午在练武场上,我见你抓耳挠腮,极是苦恼。”说着微微一笑。风清扬忙道:“大师兄,你可知道,师父为何不教我气功剑法,却让我背书?”李清涟笑道:“师弟想了大半天,还没想明白?”风清扬苦着脸道:“小弟实在想不明白,请师兄指教。”李清涟笑道:“师弟,你可曾听过一句话,叫做顺则成人,逆则成仙?”风清扬顺口重复道:“顺则成人,逆则成仙?没听说过。唉,小弟孤陋寡闻,当年读书时又不好好读,想来着实后悔。”李清涟道:“师弟不须烦恼。你可知你身上最大的毛病是什么?”风清扬脸上一红,说道:“小弟身上毛病多得很。小弟最惭愧的,便是坐不住,不管做什么事,都耐不住性子。”刚说至此,突然一拍脑袋,大声说道:“师兄,我明白了!师父看我是个坐不住的人,于是让我背书,以此磨练心性,对不对?”李清涟笑道:“正是。我原说你聪明得很。所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就是说若是顺着人的性子来,则必成凡人;若是逆着人的性子来,则必成神仙。其意当然并不是真成神仙,而是说越来越逍遥自在c无拘无束之意。若是成了凡人,则衣食住行,处处皆是束缚,在在不得自由。师父教你背书,正是逆你之性,叫你上进。你若不体师父深意,则师父必另有高招治你。”风清扬忙问:“是何高招?”李清涟盯着他,笑道:“抄书。”风清扬一听吃了一惊,差点跳起身来,说道:“师兄,不玩了,我去背书了。”说着一溜烟跑了。李清涟哈哈大笑,觉得这小师弟实在可爱。

    风清扬为免师父罚他抄书,早也背,晚也背,只用两天,便将《道德经》背熟。第三日晨课,风清扬告诉师父经书已经背熟。褚毓秀奇道:“这么快?我见你这两天甚是用功,不错不错,孺子可教。”随口提了几段,风清扬背诵如流,褚毓秀极是高兴,又叫李清涟拿来一本《南华经》,命风清扬背熟。风清扬脸上不敢有不满之色,肚中暗暗叫苦,小心翼翼问师父道:“敢问师父,何时传授弟子武功?”褚毓秀道:“你何时不再有急着学武之心,师父便何时开始授你武功。”说着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自行走开。

    风清扬仔细品味师父话中之意,觉得师父大概是说何时自己能够定心定性,便可以学武,然则读书背书并非全为了领略其中道理,更是为了磨练心性。想通了这一节,便又走到前两日坐的大石旁,端端正正坐下,再不像前两日一样,背不了半个时辰,便看一眼师兄师姐们练武,定下心来,打开《庄子》,开始读诵。这《庄子》却不比《老子》,《老子》只五千馀言,这《庄子》却有八万馀言,句式参差,又多奇语,幸好风清扬狠下心来,从头到尾诵读了几十遍,谁想初读时觉其佶屈聱牙,后来竟越读理解得越多,竟读得津津有味。七天之后,风清扬又将一部《庄子》背得滚瓜烂熟。褚毓秀见他心志甚坚,肯下苦功,于是命李清涟授他华山派气功,从站桩开始,逐项传授。风清扬对此渴盼已久,此时只如大旱逢甘霖,每日努力用功,勤练不辍。华山诸人见中秋大校之期已近,更是人人不敢稍懈。

    眨眼间已是八月十五中秋大校之期。风清扬入门只有十几日,师兄师姐校武,自己自然只有站在旁边干看的份儿。华山弟子众多,按入门先后排序,褚毓秀门下弟子李清涟c顾清泉c谢清溪c徐清河c宋清渠c陆清芷c任清林c林清洌c何清婉c江清馨c方清逸c梅清音c房清正c边清远c朱清池c风清扬共十六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