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3、功垂百世轩辕业,魂系千秋力擎天(第7/9页)  道缘儒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青衣、手捧灵药的人随口问道:“鬼臾区,你发明五行,精通脉理,强于医术,以你之见,这两种灵药对于我们炼制的灵丹究竟有何好处?”

    叶昊天熟读万卷,对于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的神医“鬼臾区”也仰慕久矣,此时听见青衣人叫此名字,急忙转头往人群中搜索,想看看鬼臾区长得什么样子。

    没想到只见刚刚说话的体瘦面黑之人对着青衣人一哈腰道:“启禀风后,我们先前已经炼成的灵丹其实只能说是一种‘昏丹’。原因是服下之后将会神志丧失,神魂颠倒,那样一来虽然能使真神的魔力失去作用,却会对服药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严格说来,那是一种万不得已才会采用的以魔制魔的方法,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如今有了圣菩提子和百碧珠之后,我们就可以炼制能够在清醒状态下抵御魔力的真正的‘神丹’了。两种丹药差别极大,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叶昊天看看青衣人又看看鬼臾区,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想明白:原来身为黄帝手下首席谋臣、三公之一的风后竟然会是男的!他一直以为风后是女子,想不到自己完全搞错了。而体瘦面黑的人既是大鸿,又是鬼臾区,大鸿只是鬼臾区的别号!

    直到这时,黄帝才点点头道:“你们说得都不错。其实这两种灵药我在许久以前都曾见过,只是时隔太久不能完全肯定。很好!有了这两种灵药,我们就可以炼制‘定神丹’了。”说到这里,他对着叶昊天拱了一下手道:“谢过神州子道兄!你真是年轻有为,若能锲而不舍,异日声名必在五老帝君之上!”

    叶昊天浑身觉得不太自然,赶紧欠身道:“帝君过奖了,晚辈乃末学后辈,愧不敢当。”

    他面对女娲、玉帝的时候还能从容不迫,如今看着黄帝却有些心中发虚。因为黄帝跟女娲、玉帝还有不同,后二人只是简简单单由道入神的神仙,而黄帝则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一身兼有帝王和仙人两种形象,既是在人世间建立不朽功勋的最完美的帝王,也是功力通玄居于神仙榜前十名之内的五老帝君。

    葛洪《抱朴子内篇·辩问》曾言:“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

    除此之外,真正令叶昊天万分钦佩的并不是黄帝的丰功伟绩,还有他勤奋好学、为民造福的精神。

    黄帝一生下来就很聪明,不但能够开口说话还能役使百灵,可以说是天授自然之体。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勤奋好学,遍求名师。他曾陟王屋而受丹经,至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因此才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神功大成。

    此间,黄帝曾败炎帝于陂泉,诛蚩尤于涿鹿,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字、算数、音乐等皆相继发明,于是形成“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的盛世局面。

    对于这样的人,叶昊天无论如何是不敢有所不敬的。不说别的,单是黄帝在人间留下的著作就够令人惊叹的了。除了最著名的《黄帝内经》和《黄帝阴符经》之外,还有讲述外丹术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论占卜的《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宅经》;论选择嫁娶吉日的《黄帝授三子玄女经》;论杂法仙术的《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等。

    这些书叶昊天几乎全部看过,有的还琢磨过好多遍。在他的心底深处早已把黄帝当作了崇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