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账册烫手 1(第1/2页)  风烟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五月至六月,暑热几乎是在短短数日中骤然升起,大兴宫地势偏低,气势又过于刻板繁重,李世民的身子骨仿佛不能耐受,再有陈年旧伤,阴湿闷热的天气里,处处透着酸疼,连着几晚不得安眠。

    尚药局的奉御说了好几回,请圣人移驾城郊翠微宫静心将养一阵,脏腑内气调顺了,入冬后或还能捱熬住。

    他歇得晚,风灵自然要多受些累,有时连晚膳也不回昭庆殿用,便在两仪殿同他一处用了。依着阿盛的说法,倘若风灵在,圣人尚能多用些。

    李世民眼力不济,传上来的奏章皆要风灵一字一句念予他听。此情此景甚是熟悉,她总忆起幼时在江南道替阿爹念书的情形,六月溽热潮湿,她越发地思念起江南雨季来。

    这两日,阴雨渐散,露了半日的太阳,宫中盛放的石榴花经了风雨,红彤彤地掉落了一地。李世民精神稍济,在两仪殿内看了一晌文书。

    风灵在两仪殿外转了一圈,带着满身的花露香气进来。李世民笑道:“你一来,这个暗沉暗沉的两仪殿都明媚了。”

    “圣人嫌两仪殿昏沉,仅看着风灵一个怎能体会外头的明媚,不若搬到外头坐坐,正是风香水绿的时节,落了雨暑气也不重。”风灵殷勤劝道。

    阿盛跟着直称是,他暗底里向风灵表过:“昨夜里接着捷报,高丽泊汋城遭围破,三万高丽军溃不成军,高丽王亲向圣人下了降表称臣。就是这几日,大军要班师回朝,趁着圣人心里高兴,好歹劝几句,劝他移驾翠微宫,横竖这儿有东宫顶着,也出不了什么岔子。”

    风灵命人将两仪殿的殿门悉数打开,一束束的光线从外头透进来,两仪殿自李世民疾发,便未见过阳光,此时铺满半殿的光辉显得格外吸引人。

    李世民抬臂挡了挡直冲到跟前的光亮:“果然是明媚。”

    几名内监抬着步辇慢慢地转出两仪殿,往花木扶疏的內苑园子花圃中去,风灵随手替他外罩了一领单袍,好挡挡湿气,指些新植的别致花草予他瞧。

    李世民却忽然向抬辇的内监道:“去承天门,上城楼。朕许久未见这大唐河山了。”

    承天门那处是皇城内最高的一段墙垛,天色好时,凌顶俯瞰,整个长安城便似踏在足下一般。只是石梯陡峭,辇子抬不上去,若要上去,惟靠双腿一步步攀登上去。寻常人登着尚且要累得气夯夯,更不必说李世民目下气乏体虚,走平地都撑持不了几步。

    内监们为难地看看风灵,他们不敢违令,更不敢使圣体折损。

    风灵点点头,示意他们前往。她心里打定了主意,倘若圣人体力不支,便命人轮流将他驮上楼观去。

    上承天门楼观的石梯,李世民终究是未准许人上前背他。仿佛去城墙垛口瞭望这广袤江山是一次朝圣,教人背着去显不出他的诚心,他便在风灵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登上了楼观,中途停了七八回,冷汗出了不少。

    这是风灵第二次立于此处俯瞰长安城,景致一样,垛口拂过的风也无甚变化,可心境却大不同。上一回身旁的天子虽也是大病初愈,但春秋尚盛,凌驾山河的气势也在,教风灵敬而生畏。眼下他的身子骨说得直白些,已无王者之气,风灵虽还敬他,却因看透了他垂暮之中的孤寂,不再畏怯他,转而多添了一份亲近。

    李世民在城墙垛口默然站立了许久,目光横扫,仿若是在将他的江山一寸寸地抚摸过来。“上一回我问你在此望见了什么,你可还记得?”他远远眺望,悠然问道。

    风灵上前半步,顺着他的目光一同望出去。“记得,风灵说望见了日夜不休流转汇通的钱财,教圣人见笑了。”

    “你说得不错,我笑你作甚。”李世民说着不笑,胡须却忍不住向上卷翘起来。

    隔了片时,他又敛去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