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大人所言极是。”杨荣和解缙是一伙唱红脸的,上前道:“若是乱象方生之时还有补救机会,可现在延续这么多年都不曾解决,想必各种原因皆有之。是以微臣以为,广西之事不宜轻动,需谨慎为之,从长计议。”
“如何从长计议?”朱棣追问。
“万岁,广西与湖南相邻,依微臣愚见,可从湖南调三万兵将入广西,以湘江之兵抑制广西豪强。”
杨荣想了想,继续说道:“对于百姓逃户之事,微臣以为当以安抚为主,遣返为辅。只有先解决了悍匪掳掠、杀人之事,给百姓以安居之所;解决豪强圈地之事,令百姓有可耕之田,如此原桂之百姓才愿回原籍。”
“杨大人,你这法子稳妥倒是足够了,可如此一来得用去多少时间?”主战的人出来了,早就已经开始准备出征广西的徐晖祖站了出来,道:“所谓'乱世当用重典,沉疴需下猛药',而今广西之事已成顽疾,当以猛药疗之!”
刚刚从'倭奴管制区'回到大明的姚广孝,摸了摸光头,道:“万岁,微臣同意魏国公之言!对广西之顽疾,必须下猛药,只有将那些恶匪、豪强彻底解决了,方能还百姓以清平之世!”
“微臣以为魏国公与姚大人所言甚对,就得直接给他们来个狠的……”
“此事需徐徐图之,若是大军压境,广西境内的豪强恶匪疯了呢?”
好嘛,姚广孝话音刚落,主张'沉疴下猛药'的极战派,和主张'徐徐图之'的缓战派,当着皇帝老子的面,在奉天大殿中吵吵了起来。
一个个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要撸胳膊甩袖子地打架呢。
作为整个剧本的导演者,朱棣在上头瞧地是津津有味,没想到,瞧着这群斯斯文文的大臣们在大殿中争吵,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看着下头的臣子们争吵了有大半天的时间,朱棣终于拍了拍龙案,道:“好了好了,众位爱卿都是我大明朝的股肱之臣,如此大声议论,成何体统?”
“万岁赎罪,是臣等暨越了!”
一众群臣这才想起来,这里可不是他们自家府上,而是奉天大殿,当着人家皇帝老子的面,可别又挨顿骂。
“行了,你们没罪,就是有点……有点吵。”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有点忍不住了,嘴角多少露出点笑容来,“近些日子,朕也看了各方面的奏书,对于广西之事也颇有了解。本来依着朕的规划,此事非要从长计议不可,毕竟不能让百姓陷入乱世不是?可是……”
方才那些主缓战的官吏们,听到这里的时候,脸上多少挂着点得意的神色。
不过还没等他们脸上的得意完全露出来呢,朱棣的一句可是,让他们把表情全都给憋了回去:
“可是广西原本是富裕之地,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若真如史爱卿所言,广西变为土地贫瘠,百姓困苦之地,岂不是让朕痛失一片宝地?再加上过些日子,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特派使团前来我大明,欲与我大明结为友邦。
原本朕还打算等神圣罗马帝国来明的使团到达之后,去桂林转一转,这可倒好,宝地变荒地,朕丢脸面是小,关键是我大明將失去颜面!所以……”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顿了顿:“为了抢这个时辰差,朕决定调十万大军入桂,魏国公徐晖祖仁讨匪大元帅,太子朱高炽为监军,韩王朱松为左路先锋将军、兵部尚书金忠为右路先锋将军,一同奔赴广西,解决广西之事!”
因为朱松已经开始准备奔赴交趾之事,所以今日并未前来参加朝会。
只有徐晖祖、朱高炽以及一名年近五十岁的清瘦中年人站了出来,跪地接旨。
瞧着跪地的四人,朱棣继续说道:“尔等到了广西之后,不可骚扰当地百姓,如何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