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过后,李长木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把所有的资料又仔仔细细地重新产看了一番,还时不时地在记录着什么,完毕过后他又回头重新审视他所记录的草稿,仔细衡量这些东西必要性有多高,是否功能重复,可不可以用制造机制造出来。他作为计划发起人,不得不比其他人要更细心。结束后,他也没发现什么关键性的差错。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记下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东西作为补充,反正飞船上一层除去设备,储备等还有不小的空间。等到他熄灯睡觉的时候,所有房间的灯光早已经熄灭。
第二天,当众人一一起床时,天还没亮。巨岩恒星系是双星系统,他们所在的星球围绕其中一个黄矮星运转,每天时长是78小时,一年为989天。当两颗恒星靠近时,星球温度会有些微微上升,但是好在离得够远,影响也不大。
此处顺便提一下华国领土内的时间计量。华国国土采用的是北京时间。没错,哪怕飞到了银河系尽头,也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基础时间度量是根据华国发现的4组共13颗脉冲星来决定的。哪怕飞船经过某些地方导致时间产生变化,结束后也要根据标准时间调回来;如果居住地本身时间和外界不同,也要按照一定比例扩大或者缩小秒的范围。所以,无论在哪里的华国人,根据华国时间管理办法,他们所处的时间是完全相同的。当然,物理等学科研究机构用的是标准秒。早期其实也有很多国家采用按照不同星球划分不同的时间,日,月,年。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做法会扩大人们心中的不同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立的概率。所以,渐渐地,那一套老式时间划分法就被弃之不用了。
因为在一定时间内李长木他们还能观测到那13颗脉冲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势必不可能依靠那13颗脉冲星来确定时间。李长木他们的飞船上采购有5个原子钟,号称22亿年误差一秒,对于李长木他们来说足够用了。但是,这款原子钟制造机制造不出来,所以没有蓝图。如果丢失了或者是损坏了,就真的没办法了。更糟糕的是,市面上根本没有卖原子钟蓝图的。李长木他们只能从古老的历史中翻出了还是行星时代人类造的原子钟设计图以防万一。当然,他们有不少人都是理工科的,虽然不是这个方面专业的,但是架不住人活的久,学的也多,所以改进一些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李长木所找的成员没有一个年龄在70000以下的。过于年轻的会在旅途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一帮老家伙们对于时间的承受力就很强了。并且在这个社会里,不会有多少人真的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以李长木为例,他同样学习过,研究过生物学,那段时间也只是作为生命的调剂。至于像编程,基础物理,天文他都有学习过,研究过,但是与那些专注于这个领域的专家相比就显得不怎么精通了。这也是活的久的好处,只要时间够久,国家内处处是人才。当然顶尖的研究室还是需要专精于此的人来支撑的,“人才”只是与行星时代和太阳系时代的人相比来说。
李长木此刻也把他的稿子拿出来让大家讨论。除了黑月酒,其他人都没有什么问题。黑月酒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占地会破坏生活区的环境,毕竟其他地方都已经满了。虽然大家对于时间的耐受力很强,但是没人会忽视心理问题。这些不是很重要但是却会破坏生活区环境的准备真的要买吗?
李长木承认黑月酒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关键的,基础的都准备好了,再加上这些也只是锦上添花。他果断放弃了这份单子,但是他又不忘提醒成员可以在闲暇时分看看蓝图市场,如果有什么功能比较独特的可以买下来,哪怕觉得用不上。蓝图不占地方,这也算是最后的打补丁了。
时光飞逝,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每个成员此时都带着大包小包,装满了各式各样这个社会的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