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民俗受儒、释、道的影响颇深。相信灵魂能独立于身体之外的思想,即使文化极低的民族亦早已存有这种思想,从古希腊、埃及、印度至中国都不例外,民间普遍存有人死变鬼的观念。
民间对鬼的信仰,古代的尚书、诗经、左传等不少提到关于鬼神的记载。民间也传说缢死和溺死者不得超生,除非他们找到替身。这种迷信的传说,究竟是否可靠?
老子提倡归真返朴,回归自然,反对假仁假义,他也想打破迷信:「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他主张无为而为。
儒家亦论鬼神,但骨子里是反对迷信。「子路问鬼神?」(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不重视人死后如何,不注重事鬼,乃注重事人,他看重现实的世界德行。儒家思想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乃重「仁、义、礼、智、信」。以现实伦理道德为重。樊迟问怎么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去做人所应当做的事,至于不可知的鬼神,应该敬重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表示孔子相信有鬼神,同时有惧怕的心理,而产生敬而远之。
儒家思想虽反对迷信,而不反对祭祀,为什么?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如」字表明态度与宗教心理,目的如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用意在于伦理宗教教育。
道教影响民间信仰思想颇深。道藏云笈七签言人有三魂七魄。而道教相信人死后变鬼。「道藏大玄部里的三尸中经人禄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四时八节企其祭祀,祭祀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伐人性命。这也是民间所以怕鬼的原因,而不断给予祭祀,怕这些鬼出来攘扰人间。
人死魄留在墓中,因此墓地风水好坏有极大的关系;魂则上升。此升天一般民间则认为下阴间十殿阎罗之审判。」
佛教的轮回思想影响颇大,严格的说「六道轮回说」(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鬼只是六道中的一道。
中国人民间的信仰,认为「人死灵魂便进入中阴或中有,变成很小细身 ,潜在阴内(黑暗中)不显露于阳处,等待进入轮回。
此中有期过了以后如投入鬼道才为正式的鬼,这种观念影响民间认为人死亡并不立刻知道,必须等到七天后亡灵自己才晓得,因此必须做旬,在中阴身鬼期间,亡灵飘荡于空中行踪无定,常常向活人作怪,所以在这段期间要善待亡灵。
除祭祀与哀哭之外,第七旬必须为亡灵作功德,超渡亡灵至极乐世界去。为此必须延请僧尼为这些东游西荡的鬼魂祭祀超渡,免得他们加害人,并使他们早日投生较好之处。」
照圣经的教导,人死了身体与灵魂是到两个不同的地方,身体被埋在土里,约伯记:「我知道要使我临到死地,到那为众生所定的阴宅。」
以赛亚先知说:「列国的君王俱各在自己阴宅的荣耀中安睡。」至于灵魂,不信主的人死了灵魂下到阴间。
罗马时代路加医生记载耶稣的话说:「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灵魂)受痛苦。」
灵魂在阴间不能再到阳间或轮回的。古代圣人约伯记载:「云彩消散而过,照样,人下阴间也不再上来,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认识他。」
信耶稣的人,死了身体也是被埋葬,但灵魂却是到上帝所预备的乐园,路加医生记载主耶稣的话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今天你要同我在乐园里。」
何况轮回之说不足采信。因为人与畜牲生命本质与层次不相同,根本不能轮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