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的开封城在他面前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太多的作用。只是有些奇怪,以李子玉好大喜功的性格,怎么沒有立即攻城呢,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一将功成万骨枯,站在不一样的位置的,对战局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了,以前的小李将军确实有些好大喜功,为的就是让岳老大觉得他这个小老弟堪当大任,沒有辜负了他的栽培。现在岳老大去世,如此冲动的做出一番成绩,又拿给谁看呢?若是依旧如此,只不过是为这必胜之局白白增添些伤亡罢了。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老丈人,据很早之前就潜入开封的密探來报,此时的兀术早已不比往昔,整个人显得老态龙钟,也许小小看到会心疼不已的,自己这做姑爷的也不能王他老人家身上洒把盐,真的将他给俘虏了吧?也许那时候,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头会提剑自刎,绝对不可在自己的万年背上一个俘将的名头,若真是这样,自己又如何面对自家娘子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兀术率兵过河北返,小李将军并沒有听从王显等人的劝谏毅将剩勇追穷寇,只是紧随着兀术的脚步一路北上,直到把黄河以北的旧境全部收复才算是告一段落,倒不是他不想再追了,而是大宋朝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上次将各地存粮消耗大半,眼看成功之际,因为赵构和秦桧的从中作梗前功尽弃,这次北伐更是将各地存粮一扫而空,而且因为收复的失地扩大将近一倍,而黄河以北的失地比之黄河以南,情况要糟糕的更多。
金朝这么多年的横征暴敛,家家户户都缺粮,每年一到春荒时节就会断粮,人吃人的惨剧一年接着一年重复,几乎就是人间地狱。这样一來派发下去的粮食更是个天文数字,把原本准备一口气收复燕云十六州,将金人赶回黑山白水老家的小李将军脚步硬生生的给拖拽下來。将士们拼得性命打下的天下,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若是对他们不管不顾一意北上,那可就背离了初衷。
大军停步,只让要整备防务,以防金人反扑。这么些年过去了,原本的几座边疆重镇早已是破败不堪,若是不加以修缮,根本无法驻防。
小李将军一番思考,想出了一条妙计,反正要发放救济粮,正好趁此机会召集人手,以工代赈,这可算是生了大事了。这样的布告一张贴出去,前來出工领粮的人数不胜数,小李将军也大气,先是登记姓名提前发放工资,而后才是上工。
前年的难遇的好事,如此一來所有的人都是热情高涨,干起活來分外卖力,小李将军原本预想三个月的工程,现在一看进度,最多两个月就可以完工了。
心中松了一口气,小李将军留下张亮王显二人统领大军驻扎,带着侍卫起身回返临安,韩世忠來信,小皇帝一听开封收复,立刻就把还都的事情提上了议程。这可是大事,虽然韩世忠是一力赞成,可也不好绕过小李将军把这件事情定下來,毕竟小李将军大权在握,凡事都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以免搞出矛盾來,那可会要人命的事情。
小李将军一听这件事也是高兴,二千离开扬州已经将近半年,实在是有些想念家人,而且现在沒自己什么事了,正好趁此机会回家看看,所以接到信之后立刻安排一番,便动身南下。
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笑开颜,这时小李将军一路之上不断哼唱的一首歌,也不知道歌词对不对,反正看着大江南北各处都是生机勃勃,让人打心底高兴,也许这就是岳老大整整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只是苍天无眼,沒有让他等到这一天的來临。
青草依依,临安转眼即到,小李将军轻装将行,倒也沒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沒有旁人想象中得胜还朝的那般大场面,只是把守城的杨沂中吓了一跳,一听说小李将军进城,忙不连跌的迎了出來。
“李大人,怎么就你们几个人啊?”杨沂中看着小李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