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9章 关于发展的问题(第2/3页)  回到南宋当名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对?”小李将军浅显直白的说着,在座众人到是听懂了。彪子立刻就手赞同,“大人,这个想法不错,咱们一做生意,那白花花的银子还不是哗哗的來啊。”两天的财务大总管总是接触钱财,彪子可算是当上了瘾,说这话时两眼放光,一脸的财迷相。

    张亮呵呵一笑,“彪子说得不错,现在大人您是扬州大都督,咱们做起生意來自然少了很多羁绊,不敢说像彪子硕大那样财源滚滚,但是有些余财补贴军中兄弟倒是沒什么大问題。”牛皋坐在那里一个劲的和彪子挤眉弄眼傻乐,而牛大柱则是一直沉默不语,小李将军不由把目光投向了他,“牛大哥,你可有什么想法?”“大人,你们说的都不错,俺也认为这经商对兄弟们都好,可是这朝廷好像禁止官员经商,怕是咱们这么一做,会受到责罚的,那时可就得不偿失了。”这些年來牛大柱行事日渐稳重,比起张德彪和牛皋來强出不少,只不过胆子比张亮要小一些,在相对于小李将军更是差不沒边了。“呵呵呵,牛大哥说得不错这朝廷虽然沒有明文规定官员不准经商,不过好似有那么一条商户人家的孩子不能参加科考,张亮,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小李将军说的这点还是跟着李老爹听课那阵学來的,只不过有个大体印象,具体怎么会是他也不清楚。

    “大人说得这事倒是有过,不过不是在本朝出现的。我大宋并未限制过商户之子参加科考,不过世俗礼法却是不容的这一点,经商逐利,是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不过现在多数官员家中都有些生意,多是些管家之类的在外打点,大家心照不宣罢了。”有文化的人果然不一样,听的张亮娓娓道來,小李将军心底不由得赞了一句。“呵呵,张亮说得不错,不过咱们经商却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且咱们也可以学着他们那样沒必要亲自出面,找个人代替咱们打点生意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算是有人找麻烦也无从下手。”既然有了破解之法,牛大柱也沒什么好担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就听大人的安排吧。”

    全票通过,大家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句的探讨着当今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既然要做生意,当然是做最赚钱的生意了,不然体现不出兄弟们的本事。卖粮两天,彪子算是认准了这事,无论是谁提出卖粮之外的生意,他都要好好的辩驳一番。小李将军倒是沒有加入,因为他早已经有了想法,这卖粮虽然也是个來钱的活,可是以后就不会像这次这么好的运气了,谁闲的沒事整天和你拼价格啊。至于牛大柱和牛皋本着小农思想购买土地租赁赚钱的注意就更不要说了,投入大回报小,一堆不动产实在不是个敛财的好主意,也就张亮说的有门,组织几支商队经商,利用地域差赚取产品的差价,投入小回报快,买卖赶上了也是能发大财的。就这么讨论了半天,四个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渐渐地把目光投向了笑而不语的小李将军。

    “呵呵,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不过缺点也不少,本官就不一一指明了。”小李这话一出口,可是把四人都得罪了,不过他是老大,虽然心中不快倒也不敢炸刺,只能乖乖地听着。“你们想过沒有,那白万山和陶福英二人家财万贯是怎么來的?”这个问題张亮最清楚了,当初他可是领了一个探查扬州各方势力的任务。看这小李将军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想了想说道:“据说这白万山是世代经商,家财万贯倒也很正常。不过陶福英却是这十几年來发迹的,论财势和白万山不相上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坐海商发的财。”说到这里,张亮眼前不由一亮,对呀,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海商!“呵呵,说的不错,其实这海商就和你说的商队沒什么区别,只不过比较起來行商的距离差了不少,所以其中的利益也是差了很多。”这时其他人也明白过來,彪子不由纳闷,“大人,您说这海商把货物拉进海里卖给谁呢,总不能是和龙王爷做生意吧?”

    小李将军眼睛一翻,这厮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