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扶摇 (四 中)(第2/3页)  家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是说让突厥人随便抢?”理解了崔潜的本意后,原籍为涿郡的郭方非常愤怒,瞪着眼睛质问。

    “我的意思是,咱们不能再耗费太多实力!”崔潜看了看李旭,又看了看其余同僚,心平气和地解释。“咱们今年秋天如果跟突厥狼骑再打上一仗,即便获胜,也会元气大伤。明年春天如果罗艺再次南下的话,无论从军力上,还是六郡的物力上,咱们都很难支撑!”

    在暂时向突厥人示弱和一举被罗艺消灭之间,众人理所当然只能选择后者。先前与幽州之间的争斗已经给博陵众将上了生动一课。他们的实力并不是天下最强的,未必能永远所向披靡。以目前博陵军的情况,大伙还沒资格去逐鹿中原。他们需要韬光养晦,需要趁着更大的挑战到來之前集聚起更强的实力。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保证不在短时间之内被人消灭,才能做更长远打算。

    议事厅内的气氛慢慢变得压抑,想到随时可能卷土冲來的虎贲铁骑。即便是性子最火爆的王须拔、吕钦等人,也不敢再跳起來说跟突厥人放手一搏的狠话了。可如果博陵真的按照崔潜的建议“实内虚外”,则又面临着大量流民无处安置的难題。

    上谷、恒山和博陵等地的无主荒田经过两年的屯垦,已经被分配得七七八八。即便各郡还有荒地,官员和百姓们也不愿意将他们白送给后來者。他们可以同情外地流民的遭遇,但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利益受到少许损伤。

    况且蜂拥而至的流民也的确给各地的治安带來了太多麻烦。人在饿急了的情况下很难难保证礼节与理性,而刚刚饥饿的梦魇中走出來的六郡百姓为保护自己的财物,同样不会对冒犯者留情。最近半个月,小规模的械斗在靠近河东的村寨附近时有发生。如果官府再不采取措施的话,更大规模的骚乱必然会形成。

    “如果我们关闭井陉和赞皇岭一带通往河东的关口,可以迫使流民转往其他地方!”沉思了片刻后,赵子铭低声建议。

    最近一段时间,逃向六郡避难的流民主要來自河东。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河北南部的百姓进入赵郡和信都。但由于后者同属于河北老乡,所以地方上对他们并不像对河东人那样排斥。而河北与河东两地中间隔着九百里太行这道天然屏障,可以供大规模百姓流动的关卡只有寥寥几个。只要李旭狠下心來命令士卒将这些关卡紧闭,河东流民便只能掉头转往其他郡县。

    至于掉头之后,他们会不会成为路边的饿殍,那已经不是六郡官吏所能顾及的了。他们现在首要考虑的是自保,其次才是道义和良心。

    “属下赞同赵司马的建议。”仿佛怕李旭听不明白,崔潜快速接下赵子铭的话題。“关闭六郡与河东之间的通道,唐公既然去争夺天下,就要管好自己的摊子。如果他连河东都治理不好,凭什么去争万里江山!”

    “已经逃來的流民,咱们可以尽快分散到各郡去。免得拖得时间太长了,人数越聚越多!”张江想了想,补充。

    “非常之时,必须采取非常之计!”百忍传家的博陵郡守张九艺一样有发狠的时候,拍打着自己面前的矮几,大声建议。

    “咱们修生养息,是为了以图将來,不是为了替人作嫁!”方延年假装沒看见李旭眼中的失望,代表科举出身的幕僚们表态。

    文武官员们陆续开口,其中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赵子铭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只有聊聊几个,认为这样做实在过于残忍。但他们的话很快被一片质问声所淹沒,自顾尚不暇时,只有圣人和傻瓜才会先顾他人。

    而大伙都沒资格做圣人。包括李旭。虽然他一直期待着麾下众将能多一些恻隐之心,但通过整个争议过程,他发现那是根本不可能被接受的一种奢望。

    这就是建立世外桃源的代价。众人可以接受李旭在沒有把握之前暂时不出兵与群雄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