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秦晋之好(一)(第2/3页)  极品少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奉太宗之命远嫁松赞干布,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和亲”使者。唐蕃古道上,处处留下了她的芳踪,传颂着她的故事。而且云铮知道,即便是一千多年以后,文成公主“和亲”的佳话仍然历久弥新,广为流传,而那些血腥仇恨的记录,早已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尘封在历史的暗角里。

    可见,从和亲的动机來看,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弱为出发点來决定是否和亲。这一点又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当中原王朝实力薄弱时期,为了求得边境安宁,不得不与少数民族和亲,如汉初刘邦与冒顿单于的和亲;二是当中原王朝势强力大时,少数民族为了寻求中原王朝的认可和支持,或由于向往中原先进生产及生活方式,主动向中原王朝请婚,如唐代西突厥的多次请婚。

    二是通过和亲政策,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如唐代就通过与突厥的和亲,使突厥贵族进入皇族,优待他们,利用他们比较熟悉本民族的优势,给他们封官加爵,从而达到对突厥的统治。

    不过云铮有一点一直沒有想通,为何和亲的女子,不论在什么原因的条件下,都是汉女外嫁,而不是番女内嫁呢?

    如果说中原王朝国力衰弱的时候,男人窝囊只能靠女人买单,那么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凭什么倒霉的还是中原女子?凭什么就不能反过來,让这些“蛮夷”之国的公主内嫁汉人皇帝呢?

    再说中原王朝和亲嫁女到番邦,亏本的时候太多了,就算国力强大的唐朝也不例外。比如说唐中宗景龙四年,唐朝不仅把金城公主进贡给吐蕃人,一年后唐睿宗还把黄河河西九曲之地割让给吐蕃,从此吐蕃取得战略地理上的优势。这可算是唐朝和亲史上最赔本的一次屈辱和亲,这也是唐朝割地的开始。“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吐蕃人不止享受唐朝的皇室美女,还霸占了唐朝一块水草肥美的战略要地。而且还照样掠夺唐人。

    唐玄宗时期更是唐朝屈辱和亲的密集期,这期间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等等先后送给了野蛮人契丹与奚,可是最后契丹人与奚不领情把进贡的几个和亲公主竟给宰杀了。后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说了:“745年,唐廷试图用建立新通婚联盟的办法來恢复和契丹的关系,但是沒有成功,送去的皇室新娘被杀。”唐朝此举丢尽了国人的颜面。

    因为有这些先例在前,云铮对汉人嫁女和亲那是痛恨之极,他的一贯看法就是:要和亲?行,你嫁女儿來我们天朝吧。

    原本,这只是他心底里的一个想法,就算他穿越到了这样一个“古代世界”,也完全沒有料到这样的事情居然真有发生的一天,而且还真真正正就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这一天,正是云铮击败耶律平成后的第五天,他接到了辽国萧太后的亲笔国书。国书按说只应该递交给大魏皇帝,但这次辽国却是根本懒得、也沒工夫走那一道手续,直接把国书送到了云铮所屯兵的辽国中京大定城。

    诏书写得很大魏化,也就是骈五骊六,云铮这个“大文豪”又不可能去问别人这诏书是什么意思,只能自己慢慢琢磨,最后虽然看是看懂了,但也被绕得有些晕。

    其实诏书里绕來绕去之后意思很简单,就是三条:

    一是立即停战,大辽将琼花郡主嫁与大魏云国公世子云铮。

    二是云家立即恢复对大辽的援助。

    三是关于云家军目前占据的辽国领土归属问題,辽国北院大王萧天佐将会亲自到中京与云铮商议。

    云铮松了口气,把这一国书向将领们一公布,顿时让所有云家军将领大受鼓舞。

    辽国压着大魏打了这么多年,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