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既然不是友军,那就只有敌军了,不管來的是朝廷的军队、女真的军队或者辽国的军队,总之都是敌人,做好战斗准备就是。区区两万人就敢來攻镜城郡,也不怕人笑话,镜城郡可是有十五万大军的!
在火药武器也就是热兵器广泛运用之前,攻城战是最为残忍的战斗。交战双方都尽力避免攻城,而是尽量迅即在野外歼灭敌人。围城战的时候,也是想尽办法引诱敌人出城予以歼灭。如果攻城无法避免,则进攻方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攻占城池。
云铮以前在科教栏目看过一场模拟古代攻城战,攻方的士兵的尸体都堆积到城墙那么高。而就算说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在历史发生变化的唐朝时期,安禄山叛乱,兵锋南下,睢阳刺史张巡率数量占绝对下风的士兵镇守睢阳,安禄山数十万大军竟然数个月无法通过,最后还是城中粮尽,连死人肉都开始作为粮食才被迫城破。但此战毕竟为唐王朝争取了数个月的时间用來调兵遣将剿灭叛乱,也使广大的江南地区免于战火。小小的弹丸之城,数千守军,竟然盯住数十万大军这么长时间,可见那时候战况的激烈和残酷。
古代攻城主要是靠着士兵用云梯和绳索爬城,这样的结果就是伤亡惨重极为残酷,士兵既要努力攀爬数十米高的城墙,还要面对城墙上面飞蝗一般的弓箭和石块,简直就是士兵的噩梦。
云铮在之前就一直想,如果能有个好一点的攻城武器,必然使攻城战更为容易,使我方伤亡会大大减少,也能减少战役时间!但是在火炮出现之前,实在沒有什么能有效的对付坚固城墙的好武器,这才使他下决心发展火炮。
事实上,即便现在云铮所带着的雷神炮,其威力在他看來也还完全不够,攻打一些普通城池可能有用,但像燕京城那样连年加固,加固了两百年的巨城,拿这样威力的火炮去打恐怕基本就是挠痒痒。所以他还构思过一种代替方法。
云铮设想了一种构想攻城的方法。在火炮还沒有出现的时代,对付坚固的城墙和飞蝗一般的弓箭,对于攻城一方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可是,至少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了投石车,只是投石车投放的石头,受制于本身的体积和重量杀伤力不大,对城墙的破坏力也不是很大,所以很难以普及。工程还是主要靠云梯和绳索,让士兵冒着巨大的伤亡去爬城。云铮的猜想就是,既然沒有火药的时代,石头不会爆炸,只能靠着动能來破坏城墙,由于石头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对付非常坚固的城墙,难以成巨大的破坏,那为什么不能投放别的东西呢?
他觉得在古代,最能带來巨大破坏作用和巨大震慑作用的就是火,为什么不投放易燃的物质到地方的墙上和城里面呢?古代已经应该有火油这种东西,甚至就算是灯油、食用油也行,或者高度一些的酒也行,装载一个大瓮里面,上面在用干草等点燃,然后投放到敌人城墙或者城里面,一旦瓮落地被打碎,那就是燃烧一大片。如果同时数百个这样的装着烈性酒或者油的大瓮被投放到敌人城墙之上,必然是城上火焰冲天,城墙上的士兵别说作战了,烧也烧得差不多了。如果投放到城里面,城里面的民居都是易燃的,借这风势,很快就能燃遍全城,成立火焰冲天,一定能大大影响守方的士气甚至引起巨大的混乱,攻方就可以抓住机会抓紧攻城。于是就可以很少的代价,攻破固若金汤的城池。
可是,据云铮了解,三国时代出现过投石车,但是投放的都是投石,对付小的不坚固的建筑还算有效,但是对付城墙就显得有点威力不够。如果能采用投放这种很容易弄到的油或者高纯度酒效果会更好,古代经常使用的计策就是火攻,火不一定能杀伤多少敌军,但是能引起敌人巨大的混乱。在赤壁之战,东吴以三万军队对抗曹操三四十万的军队,就因为采用火攻,达到了以少胜多的目的!
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