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化妄行,悉皆从心所欲(第2/5页)  医门仙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可以让普通人可以使用的?”

    “这倒的确是个难题。”颜菲儿忽然眼睛一亮,道:“有了,我读过一本古书,叫做什么《太平圣惠方》的,上面有一服叫做百草玄黄散的方剂,好像有这个功效呢。”(此处为虚构,方家勿对号入座。)

    “百草玄黄散?!”丁逸听了微微一愣。《太平圣惠方》乃是宋代官方编撰发型的医药类方书,是宋太宗召集天下名医搜罗历代医家方药编撰修订而成,其中门类完备,录方极多,在中国医药学史上有极高地位。但由于年代久远,散佚极多,现存者不过原书十分之二三而已。

    原书共百卷,最为深奥的当属最后一卷。

    要知道当时参与修订这部官方医学巨著的都是天下名医,医术绝高者如陈昭遇,王怀隐等人,在当时医学界的地位那是绝对的权威。再加上这是宋太宗圣旨钦命,这些人哪敢不尽力呢?一百卷的煌煌巨制,几乎搜罗了天下已知的所有病症,无论内科外科儿科,可以说完备而具体。

    曾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太平圣惠方原本只有九十九卷,王怀隐等人完成九十九卷以后,认为此时所收录的病例不过是已知已有的病例方药,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或十年或百年,那时候出现的病症恐怕与现在大有不同,甚至可能会出现连这些名医高士都不曾见过的病例,这时候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王怀隐突发奇想,召集同僚根据医家阴阳五气变化以及各人毕生所知病症的传变规律,穷尽才智心血,预设病状病症以及症候,然后根据这些症候来对症下药。这一卷乃是医家绝唱,所治的不是当今之病而是将来之病。这些人当然不会有机会去亲身治疗这些自己奇思妙想弄出来的当时还没有的毛病,只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术以及人体病变规律,然后拟症用方罢了。

    既然是奇思妙想,那么什么怪病都会被他们想出来,想出来以后然后再以这个为标的进行下药,用药虽然也遵守君臣佐使的处方格律,但终归没有什么大用。所以这最后一卷被称为《医家存疑录》,意思就是这一卷所搜罗的病例并不是当下已有的,而是存在这种病变的可能性然后以此为依据所用的方药,其中奇思怪想多为存疑,尚需后人去验证。

    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卷《医家存疑录》为宋代官府所秘藏,从不示人,那九十九卷《太平圣惠方》则由于刊印的原因被拆分为一百卷。元灭北宋以后,这卷《医家存疑录》从内廷流出而落入民间,然后辗转失传,自明代以后就再不见了记载。

    《医家存疑录》可以看做是医学上的诺查丹玛斯预言或者是医家的《推背图》,其中所设想的各种病症也先后在历史上逐渐出现,比如中世纪横扫欧洲却未在华夏大地上传布的鼠疫。

    对于这本《医家存疑录》的流向,恐怕没有谁比丁逸更清楚。可以说丁逸的前世上官平是最后一个看到了这本《医家存疑录》的人,当时的上官平仗剑行游天下,偶然得到了这本《医家存疑录》,展阅以后不久,适逢他当时遇到仇家上门,一阵恶斗之下,这部旷世奇书毁于此役,从此后就断了传承。

    古人就是有这点子脾气不好,一旦遇到了什么秘术典藏,都视为珍宝,作为密不外传的宝贝,这部书从此后毁于一旦,再不见于典传了。前世的上官平并不是什么名医,而是一代剑仙,对于这种奇思妙想的东西自然并不如何看重,事后也没想过要将之复原传下来。也许是缘法,也可能是业障,当年可说毁在了上官平的手中的《医家存疑录》,此时轮转而来以后成了今生的丁逸,而那本奇书上所设想的最后一例病例居然与眼前所遇到的艾滋病的情况简直就是一个模样。

    “来日或有病,病家或因外感疫气,或因先天禀赋,或因种种原因使得生机溃灭,天年减损,病者元气溃散而五脏尽虚,营卫失其本根而无御外之能,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