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 人皮画师(第1/2页)  古武杀手混都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几个小娃子这一听,都兴奋了,他们一下子凑过來,七嘴八舌地嚷道:“有啊,有情报的,现在就有!”

    “呵呵。”陆羽笑了,回头看他,“你们知道什么叫情报么?”

    “就,就是,就是对你有用的,的东西。”那满脸麻子的小鬼答到。

    陆羽听后,转过身來,“那,你的情报对我有用么?”

    “不知道。”小麻子挠挠头,咧嘴笑了。

    “呵呵,那你说说看吧,让我考虑一下。”陆羽说。

    “我听,秦雨说,你对那个陈,陈,陈瞎子很......感兴趣,是么。”

    “啊,算是吧。”这话听着挺别扭,好像陆羽有什么特殊癖好似的,不过,从字面上來理解也算是合情合理。

    “我,我认识他。”小麻子听后,拍着胸脯说。

    “哦?”

    “恩,真认识,我家,在在,沒进城那会儿,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不信你,问她。”他说着,指向那个被小秦雨一顿胖揍的“王二妞”。

    陆羽看那两个姑娘打得正欢,也沒打扰,他拍拍小麻子示意他跟着自己走,两个人慢悠悠地沿着胡同一头扎了进去。

    “她能作证?”陆羽问。

    “对呀,原來的时候,我们都在郊区住。”小麻子旁边的一个女孩说,这女孩看着挺文静的,一张小脸上还带着些微的书卷气,虽然也打扮得跟个小太妹一样,可明显和其他人有所不同。

    听一个口吃讲故事是件很累人的事儿,有过类似经验的都不会怀疑。陆羽抓心挠肝地听小麻子念叨了大半天,才搞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來,陈瞎子还是个土著居民,很早很早以前就在这一带生活了,就连他家那个满是陷阱的奇怪的院子都是祖传的,最少能有上百年的历史。

    麻子小的时候,陈家只有两个人,一老一小。小的就是陈瞎子,当时能有三四十岁了,还在壮年,沒媳妇。

    老的是陈瞎子他爸,白胡子老头一个。按理说,他父亲的年龄应该有五六十岁,还沒有到须发皆白的那种程度。但是,这老头偏偏就是个白眉道长的打扮,藏蓝色的道袍,红柄的拂尘,长胡子都要耷拉到地上,他时常拄着个拐杖,身后背着葫芦,远远看去,那些不知道背景的,还以为他是华佗扁鹊一类的游方郎中呢。

    老陈穿道袍,也有发纂,但他貌似不奉道,不抓鬼,也不算命,但是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不为别的,就因为这家人的手里有门传世的绝活,,刺青。

    刺青是个很有渊源的技术,又叫文身,古文言文中叫“涅”,说的文艺点就是在人的皮肤上刻画出理想中的画面,继而留住记忆,以之作为人生中中最美的图画的一种活动,直白点呢,就是在肌体上刻画形象。

    文身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延续至今最少能有两千年了。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作为一种习俗,它有一个颇为繁琐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史料记载,我国的文身艺术大体发源于“越”,在唐以前,汉文古籍就说,越人“敬巫鬼、畏鬼神”,对文身很是热衷,当时,他们有一种东西叫“断发文身”,据说在我国的广大疆域中,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文身都发源于此。

    至于文身是怎么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身,追根溯源应是出于先民对某些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比如,《淮南子》种有人解释说,“越”这个地方啊“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们就“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借以达到“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的理想效果。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时那地方不消停,闹水患,当你刺上文身以后啊,人的皮肤像蛟龙一样,这样一來人们在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