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因之,便有了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
这是基层的统治手段。如果有外人进入甲生的辖区,甲生便必须过来过问。
甲生制度在元末明初很是普及,是元朝用来控制地方的手段,直到明朝建立,才重新化甲为村。而这里,由于是越人统治,自己也就是保留了甲生制。
比起自己胡乱搞出来的制度,他们更习惯于照抄中原的制度。
当然,这个照抄,是对他们好,他们才抄的。
像是对他们不好的。比如保留中原人的自治权什么的,他们是绝对反对的。
“原来是金忠大叔。”陈家下人迎了过去,“我是陈家人,奉我家老爷之命带上国大人转转。”
陈家下人的介绍,没人觉得不对。一方是牢牢对中原人的控制,一方是对出国中原人的不再认可。
民心便是这么来的。
虽然他们是中原人,但是宣传的多了。中原也便成了遥远,是他国。
像是金忠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是中原人,但是离开的久了,也就习惯了。
其实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东方。西方也是。西方人便一直不承认美洲人是欧洲人。所以才有了船茶事件,也才有了美利坚的诞生。
果然,金忠点点头:“原来是上国的大人们啊,不知大人干嘛来这鬼地方了。”
他手里提着一些米和一些盐巴,瞅了瞅手里东西,解释一下:“我这是给金爷送吃食。”
这是很正常的事。古代官府不下乡,也就是说朝廷统治力不到乡下。所以乡下的士绅们便一直在自己照顾自己。特别是自家的老幼,如果没了谋生的能力,也是他们养着。
当然,他们也可以不养,但是中原人一直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要有些能力,还是愿意养的。
陈家下人想了想,直接说道:“甲生大人,金家的事情,你应该知道。要不你给说说呗。”
在宗族制度下,再加上家丑不可外扬,金家的事,自然是问金家人更好一些,也知道的更加详细。
金忠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在做心里斗争。
“这件事,我当然知道。”金忠迟疑着,然后看了看面前的房子,“我先把油米送了,回头去我家,我和你聊聊。”
他没想好怎么回答。而铁铉二人的身份也让他不知怎么拒绝。
如果是陈家人问,他根本理都不会理。
但是上国大人。他还是不敢拒绝的。
“好。”铁铉与黄子澄同意了。中原人是不允许阻挡当地土绅给老人送粮食的。
如果他们敢这么干。中原的士林绝对会剥夺他们读人的身份。
金忠把米和盐巴放在了老人家门口。在门口说了些什么,他也没进去,便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金大叔,干嘛这么慌张跑出来?”陈家下人有些好,也有些玩笑的问道。
金忠瞪了他一眼,根本不理他。他知道,由于他们金家骂了汉奸,在这郭北,他们的人缘并不算好。嗯--应该说是很差。
“民风纯朴。”黄子澄很愿意看到民间互助。
“你经常去看他们吗?”
“嗯,不过不是因为我人好,而是族里的命令。”
“怎么说?”黄子澄更满意了。他没有把功全揽上身。这样的人才是基层需要的人。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