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7章、百鬼夜行(第3/4页)  仙在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在不多久后的汉朝开始,人家开始重用了儒家思想,汉朝王室对孔子可是相当的尊崇,他的智慧人间少有呢!这种思想能够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脑海,温润的方法最容易成功,渐渐地,国家得到了稳定的环境!为了发展儒家思想,官府还建立了私塾。到了后来,有了科举制的出现,书生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都在想着靠知识发达的道路,学习论语等成了他们入朝为官的敲门砖!

    当然,孔子的思想也不是这样顺畅的,有皇帝不完全认可他的思想,这个人是朱元璋!我们知道朱元璋的出身是不大好看的,从小没有念过什么书,但他的眼光是不小的,成为皇帝后,他最喜爱跟刘伯温讨论孔子的一些治国道理。刘伯温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宰相,在陪同朱元璋的学习下,发现了很多儒家论语的弊端。他认为,孔子虽然是个圣人,但是他没有经历过最正规的教学,多少是掺杂了一些个人观念,是不全面的!这样的书籍真的可以治理好天下吗?朱元璋一听也有些道理,他渐渐地开始有些放手儒家理念!

    但是儒学已经扎根了那么多年,哪那么容易能放弃的呢?这个时候,孔子的后代孔克坚出现了,他想通过自己的这个身份,在朱元璋那里弄得个一官半职,也是很有面子的。当初元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自己还在那里有很高的地位呢,想来现在也应该是如此的!

    孔克坚满怀欣喜想要面圣,说来也倒霉,他在这个关卡给弄生病了,卧床不起!朱元璋知道这号人物后,瞧他也没来见自己,不禁有些恼怒。后来孔克坚带病进宫,朱元璋对他有些不屑,在多番交流后,也没有要给他个官位的想法,这让孔克坚十分疑惑!

    朱元璋真的没有重用孔儒的后代,孔克坚也很倒霉,后来一直生活在仕途不顺,不过多年去世了……

    有这么个事实在,只要朱桂抓到他们出手的把柄,朱桂绝对会借机把孔家拉下神坛。

    相信对这么一丫打自家神位主意的家族,老朱绝对是顺水推舟,而不会反对。

    当然,前题是证据。没有证据的话,还真的不好动他们。

    毕竟孔家树大根深,从宋金开始孔家便没少认贼做父,人家不还是活的好好的。

    如果是原历史的孔家,动了也动了。但是勾动了天地桥,神话复苏,概念定义来自人心。

    硬怼的话,孔家的既得利益者肯定是会煽动百姓,以人心念力咒朱桂。

    这不是可能性,而是一定会。

    如果一旦真到了这一步。朱桂不一定会死,但他绝对会很难受。

    所以朱桂需要里面活人的口供,不管是哪一方的敌人,他总需要知道敌人是哪个。他又不是真的朱桂,才不会像原朱桂一样胡来乱来,仗着朱元璋的宠,丢了豫王改封代王还不消停。

    建元年时,便被朱允找了个错,削藩废为庶人。

    由于是被朱允削的藩,所以朱棣当皇帝后,恢复了朱桂的王爵。可是这货依然作,明成祖曾赐玺书给他说:“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时耶?”又下令从今起王府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当时朱桂已经多次被人控诉行为不轨,明成祖赐敕列其32条罪状,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来。明成祖第二次召他时,在途把他遣还,把他的三护卫革去,直到永乐十六年才恢复护卫。

    如果神话没有复苏,多少条罪,朱桂都可以不在乎,但是神话已经复苏了,千夫所指之下,化为业力是妥妥的。

    更不用说,谁又敢真的肯定是哪一方。

    阴司封神之下,打朱桂主意的,只有他们吗?只怕不见得。

    朱桂讨厌被人算计,更讨厌无脑的随便找个敌人怼了。对他来说,怼对了人,才是重要的。

    进入了县衙之后,总算看到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