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解释说:“事情根本不是大家传的那样。其实那天……”接着,栾奕将那日他们几人去栖凤山戏耍的事从头讲给庞统听。
庞统在听到栾奕遇到黑熊袭击,被逼无奈只得用诈死一法躲避黑熊撕咬的时候,不由惊呼出声,问:“子奇先生是如何知道黑熊不吃私人的?”
栾奕先是谦虚一阵,对庞统说不用叫他先生,跟其他人一样叫自己奕哥儿就好。至于诈死避熊一时,则扯谎解释说是听山中猎户所说。随后,他还教育庞统道:因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实乃警世之言。要想知道世上的更多知识,唯有不耻下问一途,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士子就歧视农工商和其它身份低贱的人。
庞统颇为受用,连连行礼,直称“受教。”
庞德公听闻此话亦是微笑点头,接连灌了数杯白酒。
庞德公在颍川逗留了两天,便进京访友去了。临走之前,栾奕托他捎了两封书信,一封是给老师蔡邕的,信中提出了不少学业上的疑问;另一封则是给蔡琰的……其中多有思念的言语。
9月,木工厂和乐已轩的事物步入正轨,由老爹栾邈接手,栾奕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闲着的时候读读书,跟几个朋友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
学院里的课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着重于书和礼,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皆有涉猎。
栾奕便是在学院里学会驾车和骑马的。自此之后一有时间就叫上同伴到山中行猎。行猎之时,典韦总会从旁保驾护航。
自从助典韦报仇雪恨之后。栾奕见典韦家境贫寒,便建议典韦干脆搬到颍川来,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典韦起初不愿,可典夫人怀中婴儿正嗷嗷待哺,原本同乡刘氏还能赞助下,如今刘氏身亡,缺了接济。儿子典满的养育成了大问题。
生活所迫,典韦便同意跟栾奕迁往颍川。不过,他有要求在先,绝不白白受恩惠,必须用劳动养活自己。
栾奕自是点头应允。便让典韦负责易木坊的安全保卫工作,平日朝九晚五有工钱拿,还有免费宿舍住,日子过的倒也逍遥自在。
闲下来之后。栾奕常到典韦家行走。
一日,闲聊时典韦建议栾奕说:“子奇天生神力,白白浪费掉岂不可惜。何不学些武艺,将来入士之后如有战事可凭武艺建功立业;若天下太平亦可防身健体。”
栾奕一想,也对!再过8年天下便将大乱,到时候上战阵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就算不练就一身武艺成为悍将,也得学两下子保命的工夫。
于是,自那日起,栾奕便开始跟着典韦习武。每日清晨,先提石锁打磨一个时辰的气力,随后再跟着典韦学戟。
只可惜,事实证明今世的栾奕跟前世的他一样不具备运动细胞。典韦教他的戟法虽然牢记在脑海里,但耍出来怎么看怎么别扭。别人看着别扭,他自己耍的更比别扭。
不知怎地,大戟握在手里总觉得跟不是自己的一样,别说达不到人戟合一的境界,连如指臂使都做不到。
把师傅典韦急得抓耳挠腮,心想这么好的苗子,根骨奇佳,头脑聪明至极,怎么连个一招半式都练不好呢!他开始觉得,这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栾奕,读书都读出花来了,但是习武却很愚钝。
除了练戟,在学院中栾奕还要学射。与学戟一样,栾奕的弓法一样糟糕。别的学子拉只能一石弓,他却能拉开一般成年人都拉不动的四石强弓,只不过弓的力道是有了,准头却是难以恭维——十发九不中。
为此,郭嘉、单福他们没笑嘲笑栾奕。栾奕则急的不行,可无论他怎样勤加练习,这一状况都没有改观。
一日,弓射课,栾奕与众同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