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苏东巨变(第2/3页)  重生之192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苏共28大的两年间,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热火朝天地进行,经济改革实际已陷于停滞。%,1990年比上年又降4%而出现负增长,开创了苏联战后经济严重滑坡的先例。消费品市场的供应由长期失衡发展到全面短缺,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失控。1989年通货膨胀率比上年增加56%,1990年又比上年增加70%,外债达700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广大群众怨声载道。 1990年7月2一13日,苏共“28大”召开,党内的三个派别在会上分别提出自己的纲领,即《苏共中央纲领》、《马克思主义纲领》和《民主纲领》。大会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对此,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未等大会结束便宣布**,莫斯科市长波夫和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也随即宣布**。利加乔夫落选后退休。这对统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的苏共造成极为强烈的冲击,苏共实际已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2月,苏联第4次人代会召开,大会就国名问题进行了表决,通过了保留原国名的决议,同时,通过了按“主权共和国联盟的原则”签订新联盟条约的总构想,并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和设副总统职位。亚纳耶夫当选副总统。 面对联盟濒临解体的危机,为了遏制民族独立势头,戈尔巴乔夫和中央政府对之软硬兼施。如1990年4月制定《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程序法》和《紧急状态法》,对率先宣布独立的立陶宛实行经济制裁,甚至动用军队等,但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下,都以妥协退让而告终。 1991年3月,苏联就保留联盟问题举行历史上的首次全民公决。80%的公民参加了投票,%。但在草拟新联盟条约的过程中几经周折,并在中央作出重大原则让步后才得以定稿。新联盟条约定于1991年8月20日开始签署,它改国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强调各共和国的“主权”,删去了“社会主义”一词。如签约成功,苏联就将成为一个“自由的、松散的联邦”。 1991年6月,俄罗斯举行全民投票直接选举首任俄罗斯总统,%的选票当选为俄罗斯首位民选总统。不久,叶利钦即发布俄罗斯“第一号总统令”,实行俄罗斯国家机关非党化。在苏联加速演变和新联盟即将签署的形势下,8月19-21日,发生了戈尔巴乔夫被停止履行总统职责而又复出的重大事件。 1991年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为首的8名高级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终止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在苏联实行“紧急状态”,试图阻止激进派上台和联盟解体。由于这一行动没有群众基础和组织不足,仅过三天就宣告失败,史称“八一九事件”。 1991年12月7-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12月25日,苏联第8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对此鹿晗是冷眼旁观,因为鹿晗不想插手此事,苏联的倒下才能给新势力发展的机会,因为苏联的解体,美国要花一段时间去消化苏联的果实,而中国也能从中受益。

    当然中国的发展再有了亚盟的支持后,发展速度远超历史水平。

    当世界的媒体纷纷在报道苏联解体的时候,鹿晗却在马尔代夫和自己的女儿鹿子琳进行交谈,鹿子琳今天来到这里就是想咨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