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大明要立宪(第2/3页)  明末金手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速度比马还快,只需要加水加煤,就能够不知疲惫的日夜往返。

    身为一个帝王,尤其已经主政几年,各地的情况都欣欣向荣的帝王來说,他自然知道铁路的价值。

    奈何,自己沒办法制造出來,只能干瞪眼。

    随后他听说共和国各地的作坊又增加了许多,而且出品率也提高了许多。大量的商品不仅仅是在共和国里面出售,更直接出售到了共和国外,甚至他们大明也在倾销之列。

    何谓倾销,就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抛售。土布的质量和价格在这些工坊作品面前直接完爆,直接导致大明的土布根本沒有任何市场。不否认,这些商人也交税,而且交上來的税收不少。但相比之下让那么多的百姓失去了土布这个经济來源进而破产沦为佃户,作为统治者其能够这样饮鸩止渴?

    要禁止吗?崇祯也在怀疑,但黎落的意思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大明引向工业化的道路。伪朝已经开始工业化,而且发展迅速,大明继续守着传统的农耕经济,和小资本经济的话,下场只能是被伪朝吞并。

    吞并!崇祯眼皮跳了跳,实际上他最害怕也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奈何黎落说得很有道理,如今大明完全还是小农经济,小工坊经济,和被人比完全不行。就算有所谓的炼钢行业,也是在国有的控制下,规模不大。话又说回來,国有企业是怎么样的,就更不必细说了。

    但自古盐铁都是国家专营这是必须的,否则谁都可以弄到更多的武器,岂非说造反就造反?

    说道造反,崇祯似乎又意识到,为什么伪朝允许一部分的私人资金进入钢铁行业。那是因为伪朝依靠的是强大的火器立国,而不是冷兵器。就算敌人有一万把冷兵器十万人,在强大的火器面前斗不过是渣渣。伪朝需要控制的是威力强大的火药的制造渠道,而不是钢铁。

    “果然,时代变得太快,但是我的思想变化太慢……往往是别人走出到了这一步,我这边蓦然回首,才发现是自己在一开始就走错了。”崇祯此刻也是感慨万千。

    别说他,就算是黎落也差不多是这样。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和灵感。有时候觉得张弘斌的想法不着实际,但是当别人创造出了新的东西之后,之前的决定就变成了神來之笔。相反他们一直不跟着别人的步伐,结果总是发展得不伦不类。最糟糕的是,就算跟着也沒什么用,他们沒办法创造出这样的新鲜事物。至少蒸汽机是什么东西,火车行动的原理,他们就沒人知道。

    “陛下,为今之计,想要我大明强大起來之有两条路了……”黎落低声说道。

    “直说无妨!”崇祯此刻真的是需要谁來给他排忧解惑。

    “第一条,许以厚利,而且保证在伪朝的工作如何,在大明也是如何,以此來吸引伪朝的工匠。至少,他们的技术是我们需要的;第二条,提高我国工匠的待遇,奖励新发明新发现者。虽然这个方法见效慢,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好。”黎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对了,你说走入工业化,什么是工业化?”崇祯询问到。

    “这个,微臣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张弘斌一直强调全面工业化,而且提出工业化的速度要继续加快。在这个之后,各地的工坊不断出现,到处都是在招人去干活,而且似乎技术创新也在不断的出现。”黎落只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技术创新……工业化……对,我们也需要进入工业化,不能太晚了,否则我们就迟了!”崇祯焦急的说道。

    “但有一个大问題,那就是那些大地主们,不会允许这样。因为大工业化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土地沒有任何人耕种,而这些大地主,大士绅其实就是维持着我们大明政治利益的关键构成。”黎落为难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