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七章 汉奸汉奸(第2/3页)  明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明,毛维张便也不再去提及接回代王的事。只不过,他不再提,那代王却果真如李信所猜测的一样,在听说了三卫军抵达大同城以后,便派來了使者要求李信派兵保护代王以及大同各级官吏返回大同城。

    毛维张对此颇为气愤,这个代王还真是如大将军所言,大难临头之时便带着整个城中的官僚系统大举西逃,而拱手将如此一座雄伟的关城相让于鞑子,最终导致了明朝经营二百余年从未陷落过的九边重镇毁于一旦。

    前來求援的是太原府的通判,名叫周瑾。按照级别,此人是太原知府的属官,属于文官序列,无论品级还是地位都要远高于自己一个武官镇抚,若是搁在以往,他断然是沒有拒绝的资本,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份。但眼下有大将军李信的撑腰,他又气愤这些人至朝廷安危于不顾,只顾个人逃命,于是便拒见此人,至令人将其好生安顿,然后便不再理会。

    只是这周瑾似乎并不是省油的灯,四出散布他与大将军曾是旧相识的消息,也算颇有些交情,试图以此迫使毛维张尽快的见他们。毛维张对李信的过去并不甚了解,而李信对來三卫任职前的经历也是绝口不提。因此,三卫军体系中即便是像毛维张这等核心人物也不了解大将军此前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级官员。

    但毛维张毕竟浸淫明朝官场多年,不会简单的对其置之不理,便遣了人私下里打听消息。却也是多有巧合,军卒们在大同城周边找到了一位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司的一位经历,此人姓曾名敢据说与李信也是旧相识,便从他的口中证实了那代王使者所言的真实性。

    对于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司经历曾敢的來历,毛维张不甚了解,但是辅助其收拢大同卫所溃兵的钱泰却颇为了解。

    “毛镇抚,这个曾敢的确与大将军有旧,当初两人是道來三卫赴任的。”

    “如此说,这曾敢也算是大将军的故人了?”

    钱泰冷笑,回应毛维张。

    “算是故人,也算仇人!”

    于是又将曾敢在与李信一同到任何的诸多掣肘行为简明扼要的向毛维张做了介绍。这些隐秘事在三卫几乎沒有流传,很多人甚至连曾敢其人都沒听说过,若不是前台曾与其共事过,恐怕也是不甚了了。

    “既然与大将军有旧,你我还是将其报与大将军知晓,由大将军决断便是。”

    本來钱泰是想对此事不予理会,但毛维张的建议显然更为周全,便点头赞同。两人都是正五品的镇抚,也都是李信到任之后破格提拔起來的,都算是李信一系的心腹,两人第一次配合起來竟颇有些一见如故的默契。

    果然,李信在听说找到了曾敢的下落之后,立即命毛维张将此人送往他的大将军行营。但是对那个代王使者,太原府通判周瑾却置之不理,甚至还下令对此人严加监视,不可令其轻易离开。

    毛维张从李信厚此薄彼上,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所隐含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看來这周瑾与曾敢二人都曾与大将军为敌,所不同的是大将军对前者显然更为提防,这并不是出于个人成见,而是因为前者的能力应当更胜后者。

    这让毛维张大为惊醒,当即增派了人手,将代王使者周瑾严加监管起來。此人毕竟曾是大同府的通判,若是唐他趁机搅乱了局面,便有负大将军重托。

    大同城外大将军行营内,李信刚刚得到了陆九送來的消息,鲁之藩被驱赶至浑源州以后果然深受刺激,并且已经失信于部下,而且陆九也按照此前的计划并沒有对这股残敌进行抓捕,而是一路监视尾随他们南下去寻图尔格。

    李信放下了手中的信笺,鲁之藩的遭遇让他为之唏嘘不已。曾几何时,此人也算是一心为了大明朝廷而挺身战斗的大明官员,视死之决心不可谓不大,战斗意志不可谓不强,但在经历了失败与被俘之后便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