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一章 得遇汉奸(第2/3页)  明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贼埋伏。虽然三卫军凭借这强悍的战斗力,将之一一驱散,但李信的心却不可遏止的沉了下去。

    果然,抵达紫荆关后,但见闯军大旗插在关城之上。

    险径雄关,不是夯土小城能比,就算有大炮配合,以区区万人,想将之拿下,又谈何容易?

    朱梅还摩拳擦掌筹谋者如何攻城,李信却已经有了改走他处的想法,若正面攻击大城雄关,是典型的消耗战,而三卫军又绝然经不起消耗战。

    当朱梅听了李信准备改道主意,不禁有几分失望,但还是强打精神表示愿与李信共同进退,待击败流贼之后,自向朝廷请罪!

    太行山有八陉连通山西,北直隶,河南三省。其中这紫荆关是蒲阴陉,再往北便只能由军都陉出山西入北直隶了。而位于军都陉的关城,便是大名鼎鼎的居庸关。

    既然改道,就得改由山西境内的蔚州取道,经怀來走昌平,自北而南直抵京师。这条路虽然绕远,却是唯一一条除紫荆关外最合适的路径。

    岂料怀來附近大河由于桃花汛涨水,泛滥成灾,三卫军便只好再往北取道保安,而保安距离宣府镇则只有几十里的距离了。三卫军过保安时,正遇上宣府大军调动。

    朱梅奇怪,“京师有警,宣府军应该由北往南才对,如何他们竟由南往北?”

    李信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題,两股大军迎面撞上,护报所属辖地,以及统兵将军,便分道而行。岂知片刻功夫之后,宣府军居然派了一名副将前來,來意竟是总督大人有请。

    在宣府的总督只有一个,那就是宣大总督洪承畴。

    李信诧异莫名,诧异的不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大汉奸想见自己,而是宣府与京师近在咫尺,身为宣大总督的洪承畴因何不率师勤王!

    李信就是怀着这种疑虑去见的洪承畴,他对这个大汉奸绝然沒有好感,而洪承畴却是表现热络至极,竟远远迎了出來,拉住李信把臂同行,沒有半分文官的矫情。

    对于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行为,李信当然也自有解释,凡大奸大恶之人,必然都有着过人的城府,无非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而已。

    洪承畴此人倒也干脆,寒暄客套之言一句沒有,开口就说他來的及时。

    “宣府外蒙古鞑子数万大军频频异动,宣府兵脱不开身呐,李将军來的正当其时!”

    李信看着洪承畴,想从他脸上判断此话真伪,却是一无所获。但李信却能感觉出來,洪承畴对于京师之围,并不甚担忧,而且似乎还有种无奈的意味。

    “洪部堂,请恕李信直言,十万流贼已经兵围京师,而蒙古鞑子却是将发为发……”

    李信对大汉奸先入为主,说起话來竟少有的犀利起來。洪承畴先是一愣,继而大笑起來。

    “李将军快人快语,果真是后生可畏。不过你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蒙古鞑子困顿一冬,早就物资匮乏,这一回突然集结了两万余人,不可不防,还要严防!”

    洪承畴随即微不可察的轻出一口气。

    “宣大的陕兵被朝廷调的差不多了,现在手中仅有两万余人,宣府本地兵又在去岁全军覆沒,新招募的又不堪用。本部堂担忧只要选大军前脚离开,蒙古鞑子后脚就得毁墙入寇!”

    李信眯起眼睛,如果洪承畴所言为真,他留下來牵制蒙古人倒还真有几分道理,只是朝廷和皇帝早晚要怪罪于他的。只听洪承畴又道:“流贼表面看有十万众,其实外强中干,本部堂唤李将军來,便是为了告知此事。此前宣大已经派了一万陕兵赶赴京师,李将军赶到后,只须与宣大的一万陕兵相互配合,与流贼周旋迁延,而不必决战,如此不出旬日流贼必将溃散!”

    來到这世上还沒有哪个文官主动示好帮忙的,就连孙承宗虽然是他的恩遇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