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刚踱步回屋内休息,就听见外面一片嘈杂,有女人大哭的声音。
唔,好似有点像秀儿的声音。
郭嘉眉头紧皱,扶着墙,推开门。
就看见秀儿姑娘和一个老妇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地上散落着一些碎银子,烂菜叶,碎步条……
郭嘉静静的看着俩人。
这个老妇人应该就是秀儿的奶奶我的救命恩人吧。
郭嘉咳嗽了两声,慢慢走到老妇人面前。
弯腰鞠躬。
“夫人是秀儿的奶奶吧,嘉谢过夫人救命之恩。”
老妇人停止哭泣,扶起郭嘉。
忽然又怔怔的看着默默的流泪。
“儿啊,我的儿啊……”口中喃喃道。
郭嘉不解。看着正在默默流眼泪的秀儿。
秀儿看着郭嘉忽然扑进郭嘉的怀里,嚎啕大哭,头埋在郭嘉的胸膛上,哭道:“我哥哥没了,我哥哥没了。黄巾贼害人啊。他们杀了哥哥,杀了哥哥,呜呜呜。”秀儿抽泣道。
郭嘉也懂了,老妇人的儿子没了,秀儿没了哥哥,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郭嘉的眼眶也忽然红了,他想起了,他那边的父母是不是也是这般的无助,这般的痛苦。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其悲痛。
忽然他冲着老妇人跪下道:“嘉,双亲早逝,无有奉养之机会,见夫人丧子,嘉感同身受,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恩乎,嘉愿在夫人膝下效子之劳。”说完郭嘉冲那老妇磕了三个响头。
老妇人连忙扶起郭嘉,口中喃喃到“好孩子,好孩子……”
郭嘉又是一拜“母亲在上,受嘉一拜。”
——————————————————
郭嘉也知道了这家人姓徐,他怕袁绍派人追查,遂改名徐庸,字平之,也算是和从前告一段落。
一日,三人坐在房中。
“孩子,你是何方人士”
“咳,嘉,咳咳,嘉是颍川人士,嘉自幼失孤,父母早亡,身体虚弱,遂流浪于市井之间,听人说起徐州繁华变起了来徐州看看的性子,没成想……”
郭嘉想起那一晚,想起袁绍军中的种种,不禁红了眼眶。
徐氏还道是以为他思念亲人,连忙安慰。
“好孩子好孩子咱们不想了,看你颇有气度,老婆子我还以为你是世家子弟哩。”
“怎么可能,嘉哪算什么世家子弟,颍川的世家倒是有荀家,说来也巧,颍川还有一名士也叫郭嘉可惜同人名同命啊”
郭嘉叹道,他怎么和历史上的郭嘉差那么多呢。
————————————————
这几日过得还算清闲。
是夜,郭嘉不知怎的辗转反侧难免。
于是起身踱步。
却见秀儿也没睡,他轻轻的走了过去,却看见秀儿还在穿针引线。
“啊,庸哥哥你还没休息么”秀儿脸一红。
“没,庸睡不着出来走走,秀儿,你这是……”
“啊,没什么,哥哥没了,家里没有钱了,我得赶紧做些东西补贴家用。”
郭嘉看着秀儿那满是针眼的手心里一痛。
秀儿想起哥哥眼睛又是一红。
郭嘉连忙安慰良久。
郭嘉暗自的自责,都到了什么地步我还端着什么高人的清高架子。
————————————————
第二天,“母亲,庸想去徐州看看有什么能做的,过几日便会来”
“路上小心点啊,娘等你,娘不想,不想失去了……在失去你”
徐氏想起来死去的儿子暗自垂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