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回:沐神恩英台生孪宝 报圣德公远献万贯(第4/5页)  梦神之彩蝶奇缘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了爱不惜手!”顿了顿老顽童又道:“俺想如果皇上也能为俺刻上几个字,那对俺而言真是荣幸至极!”

    司马曜听如此说倒有些好奇,便问道:“老顽童,你是习武之人,朕没想到你也如此钟爱书法,是何缘故?”老顽童见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但为了能得到皇上几个亲笔字,才硬着头皮向皇上如实地讲叙了自己当年如何假扮和尚,养白鹅与王羲之交换书写道德经之事说了一遍。

    司马曜听毕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喘过气后司马曜方才说道:“此事先皇在世的时候有跟朕说过,它已成为咱东晋王朝的一段佳话!但朕万万没想到,此段佳话的主角竟然是你老顽童,真是有趣极了!好!朕看在你如此痴迷书法的份上,就给你刻上几字。”顿了顿司马曜又问道:“你要朕刻什么字?说来听听。”

    老顽童见皇上答应为自己刻字,便兴奋不已,竟然将梁山伯搂着转了数圈,待停下后老顽童道:“山伯,你听到了吗?皇上答应给俺刻字啦!”梁山伯道:“师太公!我们都听到了,先恭喜您了!但您还未回皇上的话呢,您到底要刻什么字?”

    老顽童听了反问梁山伯道:“山伯,你才高八斗c满腹经纶,快帮俺想想刻什么字好?”龙彪听了应道:“那还用想吗?就刻老顽童三个字呗!那是你的荣耀呀!俗话说:‘人迈七十古来稀’,而今你一百岁了还这么红光满脸,跟我们一样有活力,而且武功比我们还了得,所以刻这三个字再适合不过了。”

    老顽童闻言道:“这三个字太俗了,是你们给俺起的花名,平时叫叫倒也无妨,现在要皇上帮俺刻这三个字,亏你想得出来,说得出口,你知道吗?皇上刻的一笔一画比那金子还要珍贵呀!是无价之宝啊!你小子懂什么,去!去!去!莫要再打岔了,让山伯好好想想!”

    众人见老顽童一本正经的样子,只好默不作声地看着梁山伯,此时梁山伯问老顽童道:“请问师太公?您要皇上刻字刻在何物上?因为不同的物品所表达之内涵各有迥异。”

    老顽童见如此说,先是本能地搜寻着全身,然后从囊中取出数十年随身携带的玉壶。此玉壶的价值,虽然不能与司马曜送给孪宝的玉佩相提并论,但也是上好的昆仑玉所制,通透而富有光泽。可贵的是它跟随老顽童数十年了,无论风里来雨里去,始终不离不弃。如果这玉壶有灵,也许会为它的主人所经历的人生而黯然伤神,或者会豪情满怀。它是老顽童的精神寄托,无论在寒冬腊月c还是在骄阳似火的季节,它都陪伴着老顽童度过漫长的岁月。当梁山伯得知这玉壶对老顽童来说犹如命根子时,心中便有了眉目。

    于是梁山伯说道:“我认为这一切都离不开‘缘’字,比如说,如果没有英台初次省亲,就没有人会怀疑我们还活着。如果不是有此怀疑,爷爷和义父也不会急着上京面圣,这样皇上也不会游玩蝴蝶谷,而我们也难得一见天子真容,更不用说若善c若如他们认皇上做义父了!总而言之这都是缘。万物因缘而生c因缘而灭,所以说一切随缘。就刻‘沐恩缘’如何?”

    众人听之赞不绝口,老顽童见状哪有不赞成的理。此时老顽童心想:“只要皇上刻了这三个字,此玉壶就成了无价之宝。”如此一想便兴高采烈地将玉壶递与司马曜,大约过了一盏茶功夫,司马曜将刻好的玉壶归还老顽童。老顽童见那玉壶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楷书“沐恩缘”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蹦了数下,众人见状抿嘴而笑。

    此时,总管司马清来请众人用膳,司马清来到司马曜面前跪了安,然后道:“请皇上到膳堂用‘满堂红’之膳。”司马曜听之不解地问道:“何谓‘满堂红’?”赤眉道子见问连忙解释道:“回皇上的话!此‘满堂红’之宴始于鼻祖老子,鼻祖老子写完《道德经》之后,便带着数十名精英子弟远游,无意中他们发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