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7章 是进是退(第2/3页)  此剑逍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里不太干净,你一介女儿身不宜久留,等我出去后再说。”

    谢莞姝便就此离去。

    谢度玄等了大概又是一个时辰,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唐九思终于睁开双眼,谢度玄便过来和他讲了刚刚的事情。

    不久之后,刑部的文书也终于到了刑狱司。

    打开牢门后,谢度玄舒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待了仅仅三天却度日如年的这个地方,心想再也不要再回到这个鬼地方。

    当然走之前他也没有忘记唐九思,他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会将唐九思解救出来。

    看着谢度玄的背影消失在了深处,没了说话的人,唐九思只得继续盘坐修习。

    对他来讲,现在的情形虽然不太明朗,但既然清者自清,他相信事情也终究会有明了的一天。如今便再是过多去着急,也是于事无补,反而不如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应付后面未知的情况才是上策。

    唐九思将六识回收,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内气纳海。

    他自八岁修习“小周天炼气诀”开始凝气以来,历经通窍境中的通人窍、通地窍和通天窍,如今已经渐渐地摸到了通神窍的门槛。此前他没有听见谢度玄叫他,便是处于观察突破通神窍境的关口。

    但是通神窍境岂是那般容易突破,唐九思稍微停缓了一下,回忆起了师父对通窍四境的描述。

    武道修习分内修和外修。凝气属于内修中的基本功,凝气修炼出内气纳海后便是成功,之后便是突破通窍四个境界,通窍的境界越高,战斗时能够调用的内气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凝聚的内气的多寡是突破每一境的最基本要求。

    在通窍的四个境界中,通人窍和通地窍只是能够为战斗时提供更绵长的气息,区别只在于内气纳海的内气的储量,这决定了换气时间的长短。

    而到了通天窍,就能对内气纳海进行自如的使用,战斗时能随意将内气纳海中的内气提用到身体的任意部位,能使脚步更灵敏,使各部的力量更足,这对于战斗有极大的裨益,是通窍境中最关键的一步,达到这个境界,基本算是内修小有所成,足以应付平常的情况。这就是当初师父要求他达到通天窍才能下山的缘由。

    但是唐九思回想起了他一路以来的遭遇,他觉得仅仅是通天窍境绝对不够,至少要进境到通神窍境才行。

    在进境通神窍以后,内气将散布到身体的各处,而不必再去费神费时的提前从内气纳海中调用。

    但是师父曾提过,要想进境到通神窍,首先体内的内气纳海要保证能达到圆满的地步,如果在未能凝聚圆满的内气纳海时强行突破,就极有可能内气散尽,到头来辛苦白费。

    但是因为师父走得早,未能教授他详细的突破要领,一切只能靠自己领悟,如今他观察了体内的内气纳海后决定,今天应该可以将通神窍打通。

    唐九思打坐闭眼,六识开始潜入体内。这内气纳海处于体内,形象说来是海,其实也相当缥缈,只能通过六识的内浸细微地去感受。

    唐九思此时觉得,自己的那片内气纳海,像云梦泽,站在岸边望去,无垠无边。

    感觉到内气纳海的充盈,唐九思内心大定,慢慢地开始释放内气纳海,似气蒸云梦泽,云雾升腾,淼淼如海。

    唐九思继续引导着内气流向全身,与此同时,他的内气纳海开始慢慢变浅。如此这般便是到了重要关头,他将充沛的内气延展至全身,如同为干枯的河道注入了流水。但是这也有着巨大的风险,内气纳海供应着全身的河流,需要的内气流量也是是巨大的,就算是真的海,也终有被抽干的时候,而现在,他的纳海就快要见底。

    唐九思心神微动,没想到他在内气纳海如此充盈的情况下突破还是不够,不过他也早料到突破通神窍境没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