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外有一个云来酒楼,周庸选了一个极好的位置,在不经意间和对桌说书人谈起张公子是如何义薄云天的时候,长安的说书人眼前一亮,花了几两银子买下了这个故事。
长安的酒楼上永远不会缺乏故事,就算缺乏故事,也有人生编硬造出来一段故事。于是,这两天流传的,就是属于长安青符门行走张一义薄云天赠书的故事。
时隔几日周庸再次坐在云来酒楼上,说书人已经换了一个,乐呵呵在一边听着自己编的故事,想说自己还有一些才华,又觉得好笑,便发出笑声。
说书人正说到,张公子是如何的怜悯对方那一份求学之心,恻隐之心刚发,周围的小姑娘们双眼都已经蓄满了钦佩,只等一出,滴上几滴眼泪,以表示对张公子的好感。这时候竟然有人发笑,是何缘故?
于是便不满喝斥到:“阁下是看不惯张公子这般义薄云天的行为”
一看四周那些姑娘要杀人的眼光,周庸哪敢顺着话说,只道:“不是,我是笑那书生,长安人谁不知道张公子高义,他竟然不早点来找张公子!”
姑娘们的眼光这才放缓了下来,心道这小子还算是识相。
门外却传来一声嘲笑,清脆的声音不屑的说道:“狗屁的义薄云天!”周遭人正准备发怒呢,只见一个红衣女子走了进来,所有人的怒火一下消散了下去。所有的声音都消散得一干二净,姑娘们看客们不满的声音,说书人滔滔不绝的声音,都如一张断了弦的乐器,戛然而止。
在长安生活,就得有这一般的本事,变脸都得比川蜀那边民间绝技都要快上一步。
周庸不用去看,也猜的到是谁。
长安里,金线红衣的姑娘不多,敢嘲笑张一的人也不多,二者结合起来,除了这一位无法无天的秦安子,又有几人?
秦安子见周庸不看她,开口揭短:“某个人收了好,骗长安人哩?”
小财神见势不妙,这种事,公布于口自己没什么,但是义薄云天的张公子知道了,那可就麻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想着这么一个破地方,对方能找到自己,显然是专程过来的,估摸着是有事,便开口说:“找个地?”
秦安子一笑,乐呵呵的点了头,转身示意周庸跟上。
人情往来便是如此,你随了我的心,我顺了你的意,那就都好说。
二人到了酒店门口,秦安子便问周庸:“你的马呢?”
周庸一笑也不说话,双手摊开,示意自己没马。
骑着白龙过长安太招摇了,至今还有人到新广去看白龙,光是收门票钱,估计就能赚上不少。这也是新广一直乐意替他照顾白龙的原因,甚至负责人有提出要买的意思。
正应了那一句话:有眼不识金镶玉。白龙这种举世无双的马,就是卖给大唐的主人,想必也是一个天价。
秦安子手中鞭子一挥,对着一个随从道:“你把马给他,自己先回去。”随从恭敬的下了马,把缰绳交给了周庸,周庸也不矫情,一个翻身,上了马。
浩浩荡荡一群人就在长安的大道上肆意奔驰起来。也没有什么扰民一说。长安自立城以来,除了四条大道,其他的路向来都是策马扬鞭的人所喜的。长安人骄傲,自然也不怕这些车马冲撞。都是贵人,谁还没个身份?
策马没多久,到了一条道上,秦安子先停了马,而后徒步前行。周庸见状,也下了马,徒步跟上。随从自觉的停在一边,没有跟上自家小主人。再走几步路,便到了一处僻静之地。在长安,能有这么一处安静的地方,是极少的。周庸心里称奇,也知了地名。
长安有一楼一台,楼是指观剑楼,台则是知音台。观剑楼很简单,直面青莲那一道剑,是所有到长安的江湖中人必去的地方,但真正能看到真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