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0 谈弊政抓住文官命门(第2/3页)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宠信近臣,然却不思皇恩大肆吞并百姓土地。此乃土地兼并起因之一。”

    朱厚照又继续问道:“先生,诸王、勋戚之害本宫已是明了。皇庄之害也常听父皇提起略知一二、唯独这官庄之害还请先生详细说明。”

    然张彩却迟迟忧虑不说。

    朱厚照怎能不明白张彩的顾忌,劝慰道:“先生但说无妨,本宫担保今日之话出的先生之口,入得本宫之耳,再无他人知道。”

    张彩见太子殿下说道如此地步,便放心大胆地道:“官田自古有之乃官府管辖之田,上至六部下至县府都有不定数量的官田。然两者之害大体相同,百姓既缴国课,又担庄课,实乃一田双税,已不堪负。然更为甚者乃官府小吏多方敲诈,其数量远胜两税,一有拖欠,就是私刑百出,百姓甚苦矣,家破人亡不尽其数。”

    朱厚照曾经只是知道百姓苦,却不知其苦何来,今日听闻张彩之话已经了然一二,但却还有一丝不解的问道:“先生!本宫有一事不明,既然得知皇庄、官庄之害,为何不曾取缔。”

    张彩耐心的解答道:“南北两京开支多出去皇庄,官府秘辛支出多出官庄”

    听张彩如此说,朱厚照哪里还不明白,继续问道:“谢先生指点迷津,让先生刚刚说乃原因之一。难道还有其二?”

    张彩点点继续道:“然也,其二便是轻赋商税,商贾获利最大而税最轻,农民获利最薄而税最重。如此商贾多为巨富之家,农民多为破产之辈。农民所失土地皆被商贾所购,此乃土地兼并之因之二。长此以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必动摇大明江山之根基。此乃臣之所忧、。”

    听闻朱厚照也不由的眉头紧锁,这些事情自己还真是第一回听人提及,也从来没有人教过自己这些,开阁以来除了教授宫廷礼仪就是子曰子曰。今日才认识这一片歌功颂德众正盈朝的弘治朝已经是暗潮汹涌。

    朱厚照急切的问道:“先生既然知道症结所在可有良法?”

    张彩语气十分平静掷地有声地道:“重审户籍、新定商税、丈量土地、官绅纳税。”

    朱厚照倒吸一口冷气心中思忖:虽字字珠玑,却步步险招,难怪史书上张彩变法后,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但与张彩这一番话让自己对朝堂诸公又有了更深刻看法。

    虽内心震惊但朱厚照古井无波道:“闻得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知先生是哪年的进士。”

    张彩脸上暗淡地道:“臣乃弘治二年二甲进士。”

    朱厚照突然有些好奇道:“先生如此大才,为何九年依然是从六品。”

    张彩长叹一声道:“臣乃北地进士,朝堂多为南方官员,倍受排挤,固九年寸级未升。”

    朱厚照听闻张彩的遭遇突然想起侍讲学士焦芳,乃浊流出身,备受排挤,十年寸级未升。突然间今日一直所想的那丝头绪就被抓道。官分文武之争,文官亦然,看似铁盘一块实则不然。文官分南北之争,清浊之争。自己完全可以分而治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今日抓住文官命门日后慢慢途之,如何害怕权臣当道。

    想通一切的朱厚照感觉自己突然身轻如燕,心情畅快,便鼓励张彩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本宫相信先生必定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

    张彩闻言大喜,跪地行礼道:“太子之言,臣必定铭记于心,此志终身不改。”

    朱厚照抬手扶起张彩语气严肃地道:“希望张大人铭记今日之话。”

    张彩也听出太子殿下语气中的变化躬身一礼道:“今日之话臣永不忘怀。”

    临行前朱厚照问道:“先生,本宫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张彩哪里会拒绝,极为热切的道:“太子殿下但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