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3 朝堂上不在一人独舞(第2/3页)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远是生者为大。这也让朱厚照产生误区,以为此事很容通过,但这恰恰是理教纲常所不容许。

    朱厚照刚要开口辩驳,只见一个身影走出班列开始驳斥张升。

    朱厚照微微转头用余光一扫发现原来是李梦阳,让其大为惊讶。在自己的印象里一直以为李梦阳应该是一个理教纲常的捍卫者。当时向自己父皇提议李梦阳做自己的侍讲学士,也只是为了保护李梦阳和对其高洁品格的欣赏,今日却让朱厚照对李梦阳的印象大为改观。

    只见李梦阳迈步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张侍郎此乃因小义而失大义,活生人无数与死者为大孰轻孰重。况太子选的三种人,一乃死刑之人,生前罪孽无数,死后行此善举亦是赎罪。二乃无苦伶仃死者,太医院为其安葬,亦是入土为安。三乃无力下葬之人,太医院代为安葬亦是死者为大。太子殿下素有爱民之贤名,此举亦为大明百姓所奏,免大明百姓病痛之苦,还请陛下三思。”

    弘治皇帝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李爱卿所言甚是。太子仁厚爱民,为民请命,深得朕心,准奏。”

    礼部尚书徐琼再次出列道:“启禀陛下,改动刑法有违祖训,请陛下三思。”

    刑部尚书白昂闻言出列驳斥道:“徐尚书此言略显偏颇,历朝历代废酷刑,皆为善政。如今已全尸之刑代残尸之行,乃显陛下之仁政。”

    弘治皇帝亦是为难的道:“废除刑法却乃国之大事,然以善刑代酷刑,确实乃善政之举。此事由内阁刑部商议出个章程来,在呈报。”

    朱厚照此时已经无心听弘治皇帝所言,而是沉寂于感慨之中。想想自己第一次上朝孤立无援孤军奋战的场景,到今日有一群大臣为自己张目出力。朱厚照终于看见自己的选择与努力有了回报,从此不在是自己一人在抗争。

    回转心神朱厚照再次上前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全国推广青囊之术非一日之功,可以先汇集京师名医于太医院先行之,效果尚佳在行之全国。”

    弘治皇帝点点道:“太子所言甚是,李广拟旨。”

    李广执笔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弘治十一年,戊午年,上苍眷大明,现神医华佗遗作《青囊书》于世。朕择吉日,祭拜太庙,以谢上苍,以示祖宗,以告万民。

    命司礼监经厂刊印,原本入古今通集库,再命太医院遴选天下名医传其术,以福泽万民。

    东宫刘瑾寻书有功,特升东宫副总管。

    焦芳、华炓鉴书有功,擢升焦芳为礼部右侍郎,特升华炓品级一级,主管遴选事宜。

    焦芳、华炓连忙跪地谢恩,尤其是焦芳听闻自己被擢升礼部右侍郎连忙重重磕了一个头,六十岁的人已经是老泪纵横,今日自己终于看见一展才华的希望了,终于看见步入部堂的希望。

    回想起自己从地方被提拔到中央整整十年,处处受这些南方籍自诩清流的官员排挤,整整蹉跎十载。若非周经等北方籍官员和闵珪为首浊流官员和兵籍官员的力推为侍讲学士,若非太子殿下给自己如此滔天之功,至今还没有出头之日。

    弘治皇帝抬手示意道:“焦爱卿、华爱卿平身。”

    焦芳起身拂袖擦拭掉面部的泪,两眼露出感激之色看着朱厚照的背影。

    弘治皇帝转头看向朱厚照继续命令道:“命太子朱厚照主管太医院新学舍建造一事,工部左侍郎曾鉴,太医院院使华炓协助。”

    弘治皇帝现在开始潜移默化用一些小事历练朱厚照,而不像大明历代太子那样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

    三人出列领旨谢恩。

    刚刚回到班列的朱厚照突然想起一事,再次走出班列笑道:“儿臣年前曾邀父皇,待盘山花开之际,共同赏花。近日何文鼎奏报盘山已是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