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封赞美小正德的奏折甚嚣尘上。加之白昂将太子待黄河两岸百姓向自己求书一事放出,顿时满京城读书人都口口相传太子贤明爱民的赞颂之声。
而此我们小正德正傲娇的畅游在这片称赞的海洋之中,魏彬则就是小正德的朗读机。
庙堂诸公和文人士子间的传赞的事情,距离江湖百姓太过遥远。而让江湖百姓津津乐道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西市连续五天的近八百人相继被砍头,一时整个西市血流成河,冰冻血液铺面了整个西市街道,西市充满了血腥之气。但这也阻碍不了好热闹的百姓相继前来观看,尤其是听闻第一天太子亲自宣判监斩还有五人要受凌迟,整个西市被百姓团团围住。
经西市小正德亲判一事,让庙堂诸公见识到了太子殿下刚毅果敢、杀伐果断的一面。对于一心为公的朝臣,太子的贤明爱民和果敢坚毅杀伐果断已经具备做一个明君的必要品格,此乃大明之幸。而对于一些官僚来说有这样的储君登基,意味着又一个类太祖、成祖的皇帝登基,对于一心以削弱皇权,文官治国为理想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个噩耗,更为可怕有可能会导致至土木堡之变以来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彻底崩塌。一些官员意思到必须要把太子教育成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太子。
正因为底下这些不为人知的暗流,加之一向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深深的危机感。让原本对太子一片赞美之声的风向掺杂了不同的声音,什么太子年幼如此嗜杀当修仁德;什么嗜杀非仁君之相,应多加教育等等言论的折子如纸片般飞向乾清宫。
如果不是以刑部尚书白昂、户部尚书周经、左都御史闵珪、户部主事李梦阳为首的一干官员仍未太子摇旗呐喊,估计弘治皇帝桌上多半都是弹劾小正德的折子。
乾清宫中,弘治皇帝看着弹劾小正德的折子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就如同经过这些事情,弘治皇帝看见自己眼中的孩子突然长大一样。弘治皇帝从小正德身上看见自己缺少而又渴望的性格,这种性格成则是一代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如本朝太祖、成祖,而败则是另一种极端,就如同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
弘治皇帝正因为看到这一点,原本不应该答应小正德亲自宣判监斩的。然弘治皇帝还是咬牙答应了。弘治皇帝深知好钢需要千锤百炼,无意这些大臣就弘治皇帝炼钢的工具,钢练好就是大明大兴有望,钢练坏了凭借大明百年底蕴也可在等来日。
弘治皇帝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不在拿小正德当小孩子看待宠溺,而是真正当做一个储君在培养。
在弘治皇帝与小正德关系妙变化相比,张皇后与小正德原本稍微缓和的关系急转直下,直接跌落冰点,原本面子上的晨昏定省,张皇后一句不必每日晨昏定省给免掉。同时坤宁宫传出最近皇帝多日留宿坤宁宫,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此时小正德仍然沉浸在一片赞誉之声而洋洋自得,突然魏彬读到今日弹劾小正德的折子,让原本心性很好的小正德眉毛紧锁,原本摇晃的摇椅也因为身体直起停止了摇晃。魏彬见状也停止诵读。
如果放在以往小正德已经开始谋划针尖对麦芒的反击,但经过直面凌迟酷刑和人头落地的景象,并从连夜噩梦中镇定过来的小正德,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耐得住性子。
就如同现在一样,小正德虽然有些气愤,也不过是一时。随即再一次舒舒服服躺在摇椅上继续摇晃起来,抬起摆了摆手来示意道:“魏彬继续读。”
魏彬小心翼翼偷偷瞄向躺在摇椅上的小正德,没有露出一点不悦之意,仍微闭着眼睛摇晃着摇椅。
魏彬心中的忐忑也平静下来,继续读起道:“臣闻纣、政,皆好酷法,此乃亡国之因。今太子年幼,监西市,其刑法严酷非明之所幸。望陛下劝太子读理学,行圣人教化,施仁政礼法与社稷,否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