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伏神洞里岔道很多,来时略微估计,起码百十来条,想是每一道都是一处栖身之所。
轩桓手执白珠,借着光亮沿道而行,半柱香的时间便发现一条岔道。那岔道从主道延生向右,仅数尺之宽,还好不深,一会时间便走至尽头。
尽头处有一间人工开辟的石室,宽高不过几丈,内里石质桌椅一应齐备,摸上去时,顿时出现几个手指印,细看才发现器物之上蒙了不少灰尘,想是许久未有人来过了。
查看一下,并无遗留之物。遂倒转回去,又钻进其他岔道。
一连来回十余次,皆无收获。轩桓细思,这伏神洞恐怕也并非时常都有人进来,洞里极深,岔道又多,即便有受罚而进来的门人,也只是在靠近出口处随便找个地方罢了。遂沿主道往前,他相信以一峰门人三千余众,总有受罚者遗漏些东西,或许就有一食丹,也未可知。
时,执珠而走,于过处岔道再没有进去。
走了很久,估摸着差不多快到出口时,忽见右侧有一岔道与所遇之岔道有所不同,这条岔道要宽了许多,更在石壁上留有油迹。
轩桓很好奇,无道宗上下所有门人皆食用的是一食丹,未曾听闻有食凡俗食物一说。当即走近石壁,一抹油迹,还很湿滑,想是不久前留下的,又伸至鼻尖一嗅,他立时分辨出此乃俗间烧鸡的味道。
轩桓好生奇怪,不知内里是何人,作为修道者,竟尚存如此凡俗喜好。
此疑问升起,让他顿生兴趣,是要探个究竟。遂往内里走去。
白珠的光芒照在两侧石壁,时不时发现不少油迹,轩桓心道那人肯定就在这里了,随即加快脚步。
此洞比之其他岔道深了许多,约莫一刻钟左右时间,才发现尽处石室。
那石室此刻石门紧闭,轩桓相信那人就在里面,遂站在门外喊道:“我是外门弟子轩桓,不知有无同门在里面?”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幽深洞穴里,听之甚觉清晰响亮。
稍时片刻,但闻内里传出断断续续的话语。
“哪里来的小儿,竟然敢打扰老祖我休息,活腻味了是不是”
那声音显得有些轻浮,末了还嘀咕了几句,只是太小,听之不清。
轩桓略微沉吟,他从那声音里判断出内里之人必是喝了不少酒酿,已醉得有些不大清醒了。遂道:“弟子轩桓见过师祖,弟子可否进来相见?”
话落,内里又传出话语,只是此刻再听,哪里还有醉酒之意。
“快快进来,老祖我等你多时了。”
轩桓大惊,不明内里何人,不仅自称老祖,更言等他多时。不及细想,推门而入。
因有前车之鉴,那石门虽看似厚重,却轻轻一推便开了。轩桓迈步进里,但见一白发老头正斜躺于地,身前还摆了不少鸡鸭鱼肉等吃食和酒瓶子。他身着灰袍,正笑咪咪的望着他。
见轩桓进来,那白发老头兀自又塞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白发老头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让轩桓忽的想起小时候听过的,那些关于仙人的故事。
在那些故事里,但凡得道高人,都是如眼前这老头一样,不拘俗礼,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随性而来,随性而去,往往只要他们高兴,即便是做牛为马,也乐得逍遥。
此等超脱凡俗的心境,是他轩桓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所以当初才苦求闫施收他做弟子,他相信只要修得仙道,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够如故事里的高人一样,一切随心。
轩桓甚感亲切,也一屁股坐在地上。
见之,那白发老头呵呵直笑,道:“想学啊?还早着呢。”
轩桓当然知道白发老头的意思,自顾笑而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