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领回家,也可以选择继续寄养在馆楼,直到姑娘花信年华为止。
之后,四人回去的路上,气氛明显有些沉闷。
苏轼始终绷着脸缄口不言,只有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还要极力避免,生怕一不小心就触到了苏轼的新鲜伤口。
“你们说她为什么拒绝我?”
苏轼突然停住脚步,抬头看着路边一家茶楼,二楼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欢笑声清晰可闻。
他第一次觉得人们的悲喜不通。
三人一时无语,每每欲言又止,正于心间急急反复斟酌之时,却听苏轼自言自语道:“她认为我出身寒门,不像苏铭一般家财万贯,即便日后果能从学宫脱颖而出,大概也是她芳华达至巅峰之时,无甚依靠的我必然出仕,那么想快速出头,入赘最佳,这样,跟着我,她就永远只能是受气受累的小妾。这么想着,我也觉得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呵呵,此女心思玲珑,将来有朝一日也许真的会飞上枝头变凤凰。”
苏铭三人听他分析的头头是道,觉得这种时候也不好妄加非议,只能纷纷点头附和。
苏轼能自抒自解自嘲,苏铭也就放心了,这时候他终于想到了自己,却忍不住头疼起来——日后他们再去寻欢作乐,让不让苏轼去似乎都有些尴尬啊!
吕从简被王林好一顿胖揍,光听那撼动整座楼的“咚咚”声就让人觉得牙齿发酸。
好在,中年汉子到底是个文院的教书先生,恪守打人不打脸的传统习俗,拳拳到肉,却不伤人筋骨,力道掌控炉火纯青,手法拿捏更是奇准无比。
可即便如此,不伤筋骨却让人咬牙切齿的肉疼,也让从小深得父荫庇佑的吕从简吃够了苦头。
当然,最让他羞愤难当的莫过于,王林这厮打完之后,居然老神在在地坐下喝了碗酒,润完嗓子,他才悠悠叹了口气,“你应该感谢我,我这也是替你爹出手教训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哼哼,看你这一脸无可奈何的悲愤就觉得你爹真的是倒霉又无奈,心酸啊!他说自己俩儿子都不行的时候恐怕心里也很不好受吧?可你们俩兄弟也的的确确是烂泥扶不上墙啊,怎么办呢?只能贬你们兄弟而推崇侄子吕夷简。你以为你爹开了‘宰相儿子只授九品京官’的法度先河是为了什么?有能耐打了基础自然可以平地起高楼,没本事还想登高望远,岂不应了那句‘站得高,想得远,摔得扁’的土话?”
吕从简摸爬滚打多年,才从九品京官堪堪爬到正四品外制的中书舍人,还属于并无实权的闲职。
而按照卢多逊任宰相时定下的常例,他本该直接就任六品寄禄官的水部员外郎,虽无职事,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这期间又可以省去多少麻烦?
所以他气恼父亲的所谓廉洁奉公。吕从简也深知自己如今在帝都吃得开,一半因为父亲庇护,一半因为那个年轻有为的堂哥——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正二品。
可他不喜欢这种“嗟来”之利,甚至觉得心里委屈愤懑,他始终认为堂哥的飞黄腾达全都仰赖父亲在陛下面前的美言。
王林不能完全看透吕从简的小心思,但也觉得这小子肯定是老大不服,根本不听自己的叨叨,行吧,自己也真是闲的慌,才管这当闲事。
也不知道这小子回京之后,惊觉老爹不惜辞官归隐,只为给自己捞了个三品的太子洗马时,会不会心有悔意?或者,觉得老家伙总算开窍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