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尚香谷场(第1/2页)  疾风扫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安陵城南郊外的尚香谷场是安陵最主要的粮仓,整个安陵一年上缴的粮食有七cd囤积在此,是吴国战时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地之一。现在吴晋交战正酣,谷场的粮食早在数十天前便被征缴到了前线。此时的尚香谷场场内和场外空地都是空空如也,已经看不到半丝稻谷。

    所幸的是最近几年,安陵已经不像卫松疾刚上任时那般贫困,百姓们生活富足,家家都有余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卫松疾走进开阔的谷场,依稀能够闻到淡淡的稻香味道,不由闭起双眼陷入到回忆中。两年前,自己刚到安陵赴任时,那时的安陵景象可谓是惨淡不已。商农破败,粮食绝收,百姓们不得温饱,生活艰辛无比。尚香谷场内经常空空如也,一年赋税和粮食产出甚至达不到全国同等郡县水平的五分之一。

    看到这样的情形,使得卫松疾异常震撼。导致这一切的原有固然和安陵特殊的湿地气候和雾气环境有关,主要还是因为土地荒芜,和南方蛮夷的长期侵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卫松疾先是利用自己出众的外交手腕和安陵周遭的几个酋首和谈,用粮食交换免除了边境之忧。其次,他亲自带领百姓去开垦农田,填平沼泽,大力发展农业,连番奏请朝廷成为战时西南粮食供应链的一环,用战争带来的粮食收益和产出,来带动当地百姓的们的农耕热情。

    由于军粮的收购价格高于市价两成,加上吴晋战争频繁,安陵很快走出粮食生产的困境,成为了一颗闪耀西南边陲的明星。

    回到现实中,现在的尚香谷场已经被腾空出来,作为绡巾卫的营地使用。卫松疾深入谷场,来到驻扎地点,放眼望去,都是连夜紧急搭建好的军帐。他大致观察了一下,根据营帐的数目估摸了总人数,大概在三百人左右,与那批“巢中之鸟”的人数大致相当。

    “竟然也是三百人。”卫松疾沉吟一番后,留意了一下士兵们的生活面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人成群,无精打采,没有半点军营的氛围。

    莫不是连夜行军后所造成的?

    卫松疾心生纳罕,但很快他排除了这一想法。苏曜麾下的绡巾卫都是东吴军队里面百里挑一的精英,纪律严明,训练严格,日行百里毫无困难可言,不可能是他现在看到得这般的景象。

    他目光停留在其中的几个人身上,意外发现这些绡巾卫的年龄分布参差不齐,在几个不起眼的角落,居然还有头发早已经斑白的老人和妇人。

    卫松疾既好笑又觉得诧异,这绝非是什么绡巾卫。

    在军营里面徘徊了数圈,卫松疾发现这里的士兵无一人在巡逻或者是操练,一个个都是面无表情,像是被抽离了灵魂一般。他大摇大摆地进入营区半天,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这不禁让他变得更加警觉起来。

    他好不容易从这些人里面找到一个看样子是副将打扮的将领,向他询问:“我是安陵的县令,你们的将军呢?军营里面乱成这个样子,怎么没人管一管?”

    副将从卫松疾的眼神中看到迸射出的火星,不由退却几分,吞吞吐吐道:“车将军和公孙将军现在在安陵城内的松下涧客栈。你可以去那里找到他们。”

    “松下涧客栈?他们不坚守在军营里,跑到那里作甚?”卫松疾冷言质问。

    副将面带忧郁之色,道:“这这个在下不知。”

    卫松疾冷哼一声,面无表情绕开副将,朝着一处人群聚集的地方走去。

    在那里,一群谈笑风生的士兵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悄无声息混到人群里,打量这些神情各异,辈分各不相同的人,发现他们似乎正在激烈地讨论一个问题。这些人言语间手舞足蹈,神采飞扬,引得周围之人聚集喝彩。

    “陆先生,你当真如此看待学生的这篇赋文么?”一名皮肤白净,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