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2 章(第1/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说心情极为愉快。"

    邱爱lún整日陪伴着婆婆,照料饮食起居,蒋经国夫人蒋方良,也每天到官邸请安。

    其乐融融的大家族欢聚,使宋美龄格外开心,颇领颐养天年的快乐。

    蒋经国也恪尽孝道,晨昏定省。早上上班之前,必至士林官邸转一下,晚间回

    家之后又去一趟。后来宋美龄告诉他,你事情太忙,不必每天均来,但他仍抽空前

    往。当时宋美龄与蒋经国经过几度长谈,"对岛内外若干重大的政治以及人事上的

    部署,均已获得肯定的共识。""经国先生的政治革新计划,闻更获得蒋夫人的全

    力支持,使得经国先生更为宽心。"

    从11月10日起到12月5日止宋美龄在士林官邸接见台湾方面的官员,开锣戏由

    俞国华唱,压台戏由李国鼎唱,这中间包括"副总统"李登辉、"省主席"邱创焕、

    "五院院长"、"各部会"首长、"台北市议会议长",台北、高雄市"市长";

    在武人方面,接见了"五虎上将"。只有两人未露面,97岁的元老张群和96岁的老

    将何应钦。这两人以岁龄言,是应由蒋夫人登门拜访的。

    10月30日是蒋介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宋美龄在蒋经国夫fù及家人的陪同下,

    一起到台北西南的慈湖为蒋介石扫墓,次日在台北"中正纪念堂"举行的蒋介石百

    年诞辰纪念大会上,首次公开露面。当宋美龄拉着蒋经国的手进入会场时,全场起

    立欢迎。

    会开得很短,仅40分钟,会上,蒋家惟一讲话的是宋美龄。宋美龄仪表端庄,

    由两名侍卫相扶,站立台上好几分钟,她致词强调"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更

    多的自由幸福。"

    当天她还发表了纪念文章,题目:《我将再起》。旨在弘扬基督教的博爱、宽

    容、忍耐精神,并表达了她对蒋介石的无尽哀思,向众人宣示了自己晚年坚定不移

    皈依基督的信念。这题目倒不新鲜,因为抗战之初,宋美龄曾写过同名作品,旨在

    呼吁同胞抗争,挽救民族危亡。但此时此地讲这种话却颇令人玩味。

    虽然此次返台,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但她仍保留着guó mín dǎng中央评议委员

    会主席、"天主教辅仁大学信托基金会"主席和多个fù女及慈善团体的头衔,她在

    台湾仍然有一个根基雄厚的班底。

    1986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将已经移到社文版的宋美龄报道复原,在头版登

    出了宋美龄的照片。照片的小标题和说明文字是:"仍具影响力:蒋介石夫人在美

    国待了11年后,已返回台湾。"在第28版上,刊出了一则美联社发自台北的长篇电

    讯,标题说,蒋介石的遗漏在台湾仍是"一股力量",其影响力被认为仅次于在中

    国大陆和台湾领导guó mín dǎng50年的她的丈夫。

    《纽约时报》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回台后,宋美龄曾多次接见台湾政要。由

    于她对蒋家和岛内党政军人物的深远影响力,在台湾的政治运行中,自然难免流露

    出她影响力的痕迹。

    有的报道认为,与官邸具有深厚渊源的"励志社"系统和宋美龄关系极为密切,

    甚至官邸的侍卫人员均出自此一系统。蒋经国死后,这些人又活跃了,言外之意,

    是这些人有宋美龄支持。"励志社"确系宋早年创设,从事"服务xìng"工作,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