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1 章(第1/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复质询中,对立法委员的态度的诚恳负责,更是一件尽人皆知的事实。也由于此种

    态度的影响,常被他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既多成了困难的任务,并达成贯彻政府决

    策的目的。

    有了蒋经国对孙运璇的推荐与说明,"立法院"自然不敢怠慢,通过此一提名

    是意料中事。5月26日,孙运璇就任"行政院长"。为了报答蒋经国的知遇知恩,

    孙运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按蒋经国的择人标准,于5月29日公布了他的"内阁"

    名单:

    "行政院副院长"徐庆钟。

    "政务委员":俞国华、李国鼎、高玉树、陈奇禄、张丰绪、费骅、周宏涛。

    "内政部长"邱创焕,"外jiāo部长"沈昌焕,"国防部长"高魁元,"财政部

    长'然继正,"教育部长"朱汇森,"司法部长"李元簇,"经济部长"张光世,

    "jiāo通部长"林金生,"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崔垂言,"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毛松

    年,"行政院秘书长"马纪壮,台湾"省主席"林洋港,台北"市长"李登辉。

    同年6月7日,孙运璇第一次以"行政院长"身份发表讲话,宣称将继续推动蒋

    经国首倡的行政革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层层负责,纠正偏差,加强考核,不辜负

    蒋经国对他的期望。孙的讲话颇受蒋经国的赏识,台报对孙运璇任职6年的政绩评

    论说:

    "不仅顺利地克服了内外环境的挑战,且表现出政通人和的和谐气氛,于是焉,

    政治声望与日俱增,在中常会的排名逐届上升,隐然成为后蒋经国时代的领袖人物

    。"

    宋美龄没想到在"行政院长"人选上又碰上了一鼻子灰。她意料到了,蒋经国

    一点也不尊重她,她成了多余的人,于是,她远走美国,去过清静的日子,除非有

    大事决不返台。

    2.无法再起

    来美龄除了本身无子息外,一生在政治舞台上占尽风头,自己又拥有大量财产,

    在一般人看来,应是命运富贵的一个人了。她称自己一生最伤痛的事,是蒋介石的

    死。

    人们普遍认为:蒋介石的逝世,使得宋美龄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但她的影响

    仍不可低估,尤其是在蒋经国主政时期,蒋经国一定程度还就政事咨询她。

    1975年4月28日,台湾guó mín dǎng全体中央委员举行会议,修改党章,规定guó mín dǎng

    最高领导人的称呼改用"主席"。党"总裁"的名义,永远保留给蒋介石,他人不

    得再用。会议推举蒋经国担任guó mín dǎng主席。宋美龄失去一切职权,郁郁不得志,平

    时只用"蒋夫人"身份接见外宾。但国际形势突变,世界各国纷纷与台湾"断jiāo",

    既无宾可接,又不受人尊敬,昔日的显赫、荣耀一去不复返了,其内心痛苦不堪。

    加上身体欠佳,宋美龄便下决心去美国隐居,顺便诊治多年未愈的旧疾。

    9月17日,行前,她发表了长达3000字的《书勉全体国人》一文。文章称:自

    己此次赴美一是因自己的同胞手足不幸过世,自己却无从诀别;二是侍候蒋介石三

    年,身心俱乏;三是"两年前,余亦积渐染病",没有及时治疗,因此,这次到美

    国的目的是放松身心并治病。文章最后写道:"当兹小别,特抒所怀,敬致余由衷

    的感谢,并祝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