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8 章(第4/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谓"屈尊"。蒋介石还能伸吗?还有

    "反攻大陆"的未来吗?没有了。

    安灵礼完成后,蒋经国对参加大殓的大员表示答谢说:

    先君崩逝,野祭苍哭,敬礼致哀,悲恸之深刻,与虔诚之愿意,令人万分感动。

    经国遽遭大故,哀恸逾恒,无法踵谢,惟有奉行遗命,鞠躬尽瘁,以报答我国同胞

    之至诚厚望。

    至此,蒋介石的丧礼才算完毕。此次蒋介石丧事排场之大,实为古今中外所少

    有。

    丧事处理完毕,guó mín dǎng中央于1975年4月28日举行会议,商讨党权归属问题,

    会议作出三项规定:

    (1)接受蒋介石遗嘱,并即具体规划,坚决执行;

    (2)保留党章"总裁"一章,以表示对蒋介石"衷敬"与"永恒之纪念"。

    (3)中央委员会设主席一人,推选蒋经国担任。

    1976年11月,中国guó mín dǎng十一大召开时,蒋经国正式当选为中国guó mín dǎng中央主

    席。至此,guó mín dǎng最高领导人名称三易其名,由"总理","总裁",演变为"主

    席",由个人集权体制开始过渡到委员制,为日后台湾"民主改革"奠定了基础。

    蒋经国当选中央主席是意料中事,除了其父的精心栽培之外,也有蒋经国本人的努

    力,更有阿谀之徒的趋炎附势。

    后来蒋经国当了"总统",在称呼上与其父发生矛盾,无论称"总统蒋公",

    还是"蒋总统",都会发生对上下两代"总统"不明确的问题。后来不知是哪一位

    "孙叔通"想通了,通知所有机关、团体、学校、部队,规定在公文书、公开场合

    的称谓:称蒋介石为"先总统蒋公",形成文字时,在蒋字前面空一格,以示对蒋

    的"崇敬"之意。称蒋经国为"蒋总统经国先生",形成文字时,蒋字前面不空格,

    以体现蒋经国崇尚民主之意。再后来,由于大家为求简化和方便,称蒋经国为"蒋

    总统"或"经国先生",对蒋介石也渐以"蒋公"二字代表了。

    蒋介石病逝后,遗体作了防腐处理,他的灵枢一直停放在慈湖"行宫",不断

    有人前去参观,台湾当局为了永久纪念蒋介石,并把他奉为fǎn gòng的精神领袖,决定

    筹建"中正纪念堂"。在蒋介石病逝2个月后成立了"中正纪念堂"筹建小组,成

    员有俞国华、材金生、蒋彦士、高魁元、赵聚钰、费骅、赖名汤、谢东闵、蔡鸿文、

    周宏涛、秦孝仪、张丰绪、然挺生、辜振甫、徐有庠、王永庆等16人。

    翌年10月又成立了"中正纪念堂"筹建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有何应钦、张群、

    陈立夫等25人。经筹建小组广泛与慎重的考虑,拟定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

    南路以东、爱国东路以北、信义路以南之间地段为建堂基地。其后,筹建小组又公

    开征求海内外建筑师提供的建筑设计构想,前后收到43件,后采用杨卓成建筑师的

    设计方案。

    1976年10月31日蒋介石诞辰之际,"中正纪念堂"举行破土典礼,蒋经国、蒋

    纬国、何应钦、谷正纲等人出席典礼仪式。经过日夜赶工,终于在1980年4月5日蒋

    介石病逝5周年之际完工。台湾当局举行了"中正纪念堂"落成典礼,蒋经国主持

    典礼仪式,出席典礼仪式的有四千余人,蔡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