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3 章(第4/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领导

    青年,延揽人才,充裕财政,发展经济,推进建设,以及折冲樽俎,肆应世局诸大

    端,均有卓越之成就......洵属最理想之行政院长继任人眩这时,在蒋氏父子的授意

    下,新闻舆论也大捧蒋经国为"行政院长"的最合适人选,并呼吁党和国家循"内

    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荐贤求才原则,征召蒋经国。一些"国大代表"则联名

    上书蒋介石清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上书曰:蒋经国先生志行高洁,器识宏通,

    气魄雄厚,襟怀谦冲,在以往数十年献身党国之奋斗中,几所作为,皆有极卓越之

    成就。因此博得国际称誉......实乃当前主持行政院之惟一最佳人眩在昔钧座谦仰为

    怀,未尽发挥其才猷,诚为国家的损失,今当面临空前之变局,宜有开阖之作风,

    似不必有所瞻顾。

    这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冠冕堂皇地以"内举不避亲"为借口,1972年5月20

    日,正式提名蒋经国出任"阁揆",并给"立法院"送去一个咨文:行政院院长严

    家淦,恳请辞职,已勉循所请,予以照准。慈拟以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院长。蒋员坚

    忍刚毅,有守有为,历任军政要职,于政治、军事、财经各项设施,多所建树,其

    于行政院副院长任内,襄助院长处理院务,贡献良多,以之任为行政院院长,必能

    胜任愉快。爱依宪法第五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提请贵院同意,以便任命。此咨立

    法院。

    总统蒋中正

    "立法院"接到蒋介石的咨文,丝毫不敢怠慢。迅速举行投票选举,10天之内,

    蒋经国正式就任"行政院长"。如此一来,历尽沧桑、风烛残年的蒋介石高居"总

    统"之位,而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蒋经国居"行政院长"之职,父子二人目标一

    致,方向明确,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拉,台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蒋经国时

    代。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也标志着蒋介石传子部署的基本完成。

    对于蒋经国出掌"行政院",各方议论颇多。一些文人墨客和台湾舆论纷纷为

    蒋经国登台捧场或寄以厚望,陶百川一段话显现出各界对蒋经国期盼甚殷。陶说:

    蒋经国先生在此时此地出任行政院长,可说是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既要安内又要

    攘外,简直须旋乾转坤。任务的艰巨,恐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但如果真能加深廉能

    之治,恢弘志士之气,则国基家固,四海归心,他日以仁击暴,得道多助,国事国

    大可也。

    蒋经国的老部下漆高儒说:

    一般来说,都说经国先生子承父业,是蒋公的继承人,这话有点似是而非,实

    际上经国先生在府中担任较高的职位,都是有人推荐的,看了经国先生的历练过程,

    何曾有家天下的情况,若说蒋公微有照顾,并不损失民主国家的表现,如美国肯尼

    迪总统,任命其弟为司法部长,我国古有明训,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现在民

    主国家的领袖,无论内举或外举,还一定要有法定程序,要经过好几道考验关口,

    并不是什么金口银牙下一道圣谕便了事,所以父传子,子传孙,子孙帝王之业的事

    已经没有了,经国先生的工作岗位,并非世袭而来,乃是国人皆曰贤,爱拼才会赢

    的条件下出头的。

    漆高儒此言实在令人惊诧,蒋经国出任"阁揆"明明是其父的精心安排与家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