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重述我在民国
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很郑重说的那句话,我愿意用我的道义力量支持蒋先生的政
府。我在十一年前说的这句话我至今没有改变。当时我也说过,我的道义的支持也
许不值得什么,但我说的话是诚心的。因为我若不支持这个政府,还有什么政府可
以支持?如果这个政府垮了,我们到哪儿去?
这番话,我屡次对雷儆寰说过。"
胡适,这位所谓大名鼎鼎的学术权威,直言不讳的谦谦君子,原想借重于自己
与蒋介石的私人关系为雷震求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反害得自己重表忠心,这位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竟在蒋介石面前卑躬屈膝,实在可叹!
对蒋介石来说,胡适并不具有威胁xìng,容忍他,可利用他的"自由民主"形象
以堵美国人的嘴,对政权有益无害。
而胡适所终生追求的自由民主达到如此程度,他对雷震有种"吾虽不杀伯仁,
伯仁由我而死"的愧憾,其心境是悲哀和凄凉的。对此,有人评论说:"近几年来,
胡先生固然是个人自由主义的象征,但他也日益成为一个所谓'自由民主'的可悲
人物!他的声誉,也正渐渐地为点缀这点可怜的所谓'自由民主',糟踏得不成样
子了!君不见许多怀抱自由民主理想的青年人,在他们的谈话中,充分流露出他们
'对胡适的失望'。"
《自由中国》创刊11年,共出260期,因雷震追求"自由中国"锒铛入狱,刊
物随之停办,而"中国民主党"也胎死腹中。
对蒋氏父子来说,谁要对其专权说个"不"字,等待他的便是吴国桢、孙立人、
雷震的下常在一片"蒋总统万岁"声中,蒋介石开始试着让儿子蒋经国"主政"。
三 "伟大的父亲"
对蒋经国来说,他的父亲就是领袖、严师和慈父,没有谁比他更"伟大"的了。
确实,父亲不仅在精神上对他关怀备至,颇多传授,而且在政治对他寄予无限希望,
帮他打败政敌,为他接班登基铺路开道。对于漂摇在汪洋中的这一点点江山,蒋介
石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他要把这点"家业"留给儿子。
1.门生让太子
蒋经国染指guó mín dǎng党、政、军以后,清除了异己,慢慢培植起了自己的力量,
离最高之位还有一步之遥。因为,这时陈诚还占据着"副总统"、"副总裁"兼
"行政院长"的要职。蒋经国只好暂时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对蒋介石这样的独夫民贼来说,他为何能容忍陈诚如此位高权重?
原来,陈诚作为蒋介石的同乡,自黄埔军校创办起就追随蒋介石,既属于黄埔
系,又属于江浙派,和蒋介石亲上加亲。四十多年来他出生入死,成为蒋介石最重
要和最可靠的亲信。在guó mín dǎng仓皇逃台之初,蒋介石从众多的助手中挑选出三位可
以作为一线决策的人物。这三位就是原任国防部参谋总长、东北剿共总指挥的陈诚,
原任中央银行总裁的俞鸿钧和原任台湾银行董事长、台湾省财政厅长的严家淦。在
三人中,蒋介石最宠爱的是陈诚,然后是俞鸿钧,其次是严家淦。尤其是陈诚,蒋
介石早已暗中把他选为自己向儿子jiāo班的过渡人物。
guó mín dǎng政权迁台后,在蒋介石的一手cāo纵下,陈诚官运亨通。先任台湾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