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面,考验一
下,看看有无培养前途。蒋经国接父之命后回信表示:
中原激dàng,志士归心。国家民族已临生死存亡时刻。儿子决心为国出力,即使
条件最坏,也可以试试自己的身心和勇气。
1937年春天,年仅28岁的蒋经国来到江西,两年以后就任赣南专员。此时,蒋
经国血气方刚,在父亲的鼎力相助下他雷厉风行地烧起了"三把火",提出"除暴
安良"的口号,打击地方恶霸,恢复地方秩序,严惩贪官污吏,禁止赌博和卖娼,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赣南地区出现了新气象。蒋经国本人的声誉也渐长。他将
"新赣南"和革命圣地陕甘宁相比,向外界宣传说:"共产党有陕北,guó mín dǎng有赣
南,谁成功,谁失败,以后看。"
针对赣南的蒸蒸日上,外界评介不一。有人说蒋经国是地道的共产党,赣南是
苏联的翻版,有人说他是带共产党气质的guó mín dǎng。但是,无论怎样,他终是跳不出
guó mín dǎng的旧圈圈,正如江南所说:"分析他的新政,热闹有余,成事不足,禁禁烟
赌,抓抓土匪强盗,尽可放手大干,且容易看见成绩。一旦动摇到guó mín dǎng的根本,
注定非败阵不可。"但是,对于留苏归来不久的蒋经国,还带有虎虎生气,较少国
民党常见的官僚作风,赣南呈现的新气象无疑成为死气沉沉的国统区的一道绚丽风
景。蒋经国也受到普遍的称赞,蒋介石对儿子几十年不见所取得的长进很是高兴,
对蒋经国也略为放心。蒋介石对儿子的从政实习打了个满分。
1940年,蒋经国在赣州举办"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部干部训练班",自己做
班主任,号召效忠团长(蒋介石)和主任(蒋经国)。"三青团"共办五期,训练
学员五百余人。"三青团"成员遂成为蒋经国的嫡系和"新太子系"的班底。1943
年,蒋经国被调回重庆,他率领一批赣南培植的亲信人马浩浩dàngdàng开进"陪都"重
庆,进驻"青干校",牢牢地掌握了三青团的实权。不久,他又把青年军抓到手,
并且表示要以"创办黄埔军校的精神来创办青年军。"到1946年左右,蒋经国的政
治势力已经形成一个由三青团向guó mín dǎng军队渗透,由青年军向guó mín dǎng党团渗透的纵
横jiāo错的"新太子系"网络,并在guó mín dǎng各派系中取得一席之地。
1947年9月,guó mín dǎng与"三青团"正式合并,"三青团"的72名中央干部,包
括蒋经国在内,在guó mín dǎng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这是蒋经国第一次脐身
于guó mín dǎng中央之内。此后,蒋经国开始全面染指guó mín dǎng党、政、军部门。
1948年,蒋经国又获得新的任命--去上海打"虎"。面对经济渐趋崩溃的烂
摊子,他渴望大显身手去扶持大厦将倾的蒋家王朝。当然,他也明白父亲的心照不
宣:凭借尚方宝剑去建立权威,准备传位接班。8月20日,蒋经国刚抵达上海就给
商人下达了"哀的美敦书",喊出"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口号,决心抑制物价,
打击投机jiān商,进行币制改革。几个月后,打"虎"初见成效,人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