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2 章(第1/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

    夕,匆匆回了一趟溪口。毛福梅听说独生儿子要去国外,放声大哭,不让他走。而

    蒋介石则来信催促,严词训戒:"这一回一定要出国深造广蒋经国对"革命父亲"

    深为敬畏,不敢有违父命,只得与母亲流泪依依惜别。

    1925年10月19日,"远东号"巨轮载着22名中国学生驶向苏联。这22名学生中

    有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叶楚怆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志刚、

    于右任之女于芝秀和女婿屈武、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和女儿冯弗能等。从此,16岁的

    蒋经国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

    在苏联,蒋经国很快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开会发言他口若悬河,写文章他长

    篇大论。不久,他便加入了共产党,立志于献身中国革命。但是,国内政局瞬息万

    变,正当北伐战争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发展时,蒋介石叛变了革命。1927年4月12

    日,蒋介石举qiāngshè向革命同志,上海滩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消息传到莫斯科中山

    大学,群情哗然,全体师生愤怒声讨蒋介石。

    蒋经国面临着考验,是大义灭亲,还是顾全父子之情而缄口不言?在声讨大会

    上,他选择了前者,慷慨陈词:

    蒋介石的背叛,并非意外,当他口声颂扬革命的时候,已渐渐地开始出卖革命,

    一心想和张作霖、孙传芳同流合污。他的革命事业已经结束了......背叛了革命,从

    此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敌人。过去他是我的父亲,革命的好朋友;去了敌人的阵营,

    现在他是我的敌人。

    蒋经国固态度鲜明、坚决反对蒋介石,而受到苏联人民和共产党的称赞。后来,

    中山大学毕业后,他辗转颠簸,先后在列宁大学、集体农庄和机械厂工作过,并且

    同苏联姑娘芬娜结成秦晋之好。这时,蒋介石在国内几次围剿共产党,消极抵抗日

    军人侵,倾全力打内战。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激起民怨沸腾。蒋经国忧虑祖国、

    怀念母亲、怨恨父亲,激情之下,他写了一篇《给母亲的信》,并于1936年1月发

    表在《真理报》上,信中声称:

    亲爱的母亲......1927年您给我的信要我马上回家,这个要求到今天还未能实现。

    但是您的儿子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的道路。他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他也许永远不

    会再落入父亲那个笨蛋的手中,去做一个可怜胆小的孩子,您的孩子正要以坚定的

    决心在中国革命的大道上勇敢地迈步前进。

    ......您以前的丈夫以极端野蛮的手段屠杀了数万、数十万的兄弟同胞,前后连

    续三次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他是中国人民的仇敌,他是你的儿子的仇敌。我有

    这样的父亲在中国人民面前是不能不感到耻辱的。对这样的父亲不但没有任何敬爱

    之意,对这样的人物我恨不得杀戮他,消灭他。

    这封信后来经过《纽约时报》一转发,引起了世界轰动,蒋介石看后气急败坏,

    暴跳如雷。此信发表后不久,蒋经国又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恳请批准回国,但是

    没有被批准,他的归国遥遥无期。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国共再度合作,蒋经

    国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历史xìng转折。

    对于蒋介石来说,尽管儿子在苏联写信反对过他,但儿子终归是亲骨ròu,尤其

    是随着年龄的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