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4 章(第4/5页)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珍,浙江余姚县人,1869年出生于上海,1931年病逝。据宋

    家子女后来为倪桂珍所著的传记中所记,她是中国最早接触基督教的明代著名科学

    家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在思想上受西方影响较深,在上海教会开办的培文女校教

    过书,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1887年夏天,倪桂珍经人介绍与宋嘉树结婚。倪桂

    珍虽是名门之后,但她的丈夫未嘉树则家道衰落,生活贫困。然而贫困的生活并不

    影响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她与丈夫在信仰、xìng格和志趣上情投意合,家庭生活美

    满、欢乐。

    倪桂珍是一个极其要强的女xìng,她在家庭中cāo持着所有的日常事务。她不仅照

    顾、孝敬老人,教育子女,还要精打细算,cāo持家务。由于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和

    家庭的培养,她在管理大家庭、处理复杂事务方面表现了超人的能力,同时,她又

    是个富有牺牲精神的虔诚基督教徒,做事严谨,富于创新。她极有同情心,热心社

    会福利事业,对贫苦的百姓乐善好施。

    倪桂珍格守宗教教规,并有刚强的意志,对家庭、事业、孩子都有高度的责任

    感和极严格的要求。她按照清教徒禁yù主义的规范生活,视酗酒、赌博、跳舞为罪

    恶,不允许孩子们在自己家中做这些事情。她把这些视为违背神的意志,要求孩子

    们在上帝面前必须老老实实按照神的意志做事。

    2.按神的旨意行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由于父母亲是虔诚的

    基督教徒,宋美龄的世界观当然是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的。

    1934年3月,宋美龄在《美国论坛》杂志发表《我的宗教观》一文,就父母对

    她宗教观形成的影响作了一些叙述。她动情地写到:

    我而且多少带些怀疑心的。我常常想,所谓忠诚、信仰、不朽等等,不免有些

    近乎理想的。世上所看得见的东西,我才相信,否则我就不相信。别人承认的事情,

    我未必因而也加以承认。换句话说,适合我父亲的宗教,不一定能引动我。那只适

    口舌,宛如糖衣yào丸的宗教,我并不信仰的。

    我知道我母亲的生活,与上帝非常接近。我认识我母亲的伟大。我在幼年时,

    对于母亲强迫我的宗教训练,多少有些不肯受命,但我相信这种训练,给我的影响

    很大。那时的家庭祈祷,往往使我厌倦,我就借口渴为推托,偷偷地溜到外面去,

    这常常使母亲烦恼。那时,我也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必须常常上教堂去,而冗长

    的说教,使我觉得非常憎厌,可是今天想起来,这种常上教堂的习惯,养成了我作

    事的恒心,这真是深可感谢的训练。

    从上叙述中,可以看出,在宋美龄幼小的心灵中,父母就播下了宗教的种子,

    宋美龄长大后对此深表感激,足以证明她本人笃信不疑的态度。

    1955年,宋美龄为《读者文摘》撰写《祈祷的力量》一文,写道:

    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们自幼便去主日学校和教堂,每日举行家庭祈

    祷。我有时因为必须坐着听冗长无味的讲道而反抗,但幸而我在不自觉中吸收了基

    督教的思想。

    在母亲看来,祷告上帝不仅是请求他祝福她的子女,乃是等候他的旨意。对于

    她,宗教不是单行道。她按照他的箴言生活,公正行事,爱慈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