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漫天。
北面山的后山坡上,初生的太阳透过晨雾照射在树林中,隐约有些瑰丽的色彩。
树林中一道身穿黑色劲装的身影舞着长枪,挥舞时一片金芒烁烁,辗转时白芒点点,不时挽出几朵银色的枪花。
丰瑞枪法日渐精湛,自从和青龙道长交手后,隐隐觉得触碰到了什么东西,很想抓住看看,但是始终有如云雾缭绕般无法触及。
“少东家好枪法!”米德盛和翁同仁等人从山腰过来。
丰瑞一见来人收起了长枪,大王山离米家村不近,翁同仁等人如此早就到这里,丰瑞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少东家那几朵枪花绝不是一般人能挑的出,至少是‘霸气侧漏’这个境界。”翁同仁也是从军多年,枪法多少也懂,话说的相当肯定。
赵氏十三枪乃是世俗军中枪法。分三个境界,一是臂力超凡,二是枪走如风,三是人枪合一。
能做到第一点的人委实不少,战争中只要能活下来也都混了个名头,而能做到‘枪走如风’往往成了千年流传的历史名将,因为赵氏枪法核心就是霸气,《名将传记》中提及枪法水平,往往都会写某名将枪法“霸气侧漏”,虽然‘人枪合一’只存在于传说,但是丝毫不妨碍赵氏十三枪的千年的风靡。
“前几年少东家在郡城读私塾,丰家少爷枪法在南霞郡年轻一代中。城里人都说是这个”
米德盛说完竖起拇指,脸上有些得意。
“军中一直流传‘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少东家只要持之以恒,必定功成名就,名垂千古。”翁同仁接着天南海北的聊起枪法名人典故,当然少不了米德盛在一旁添油加醋。
长枪适合战场作战特别是马上作战,想上战场建功立业的人多半首选枪法,学枪的人之多有如过江之鲫,而且精通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没有经过经验的积累和实战的磨砺,战场上表现通常不尽如意。
丰瑞熟读典籍,也见过几个枪法高手,知道的并不比二人少,自然也知道翁同仁这么早找到自己并非只是为了聊天,故而只是静静的听着,并不插话。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唾沫横飞,翁同仁见丰瑞始终不插话,有些窘蹙。
“少东家,今日过来找米村长商议下土地的事情,翁某之前与村上之人有些许误会,还请少东家调和。”翁同仁讷讷的看着丰瑞。
“要只是这个事情,可以一起去看看,地怎么分还是米村长来定。”一切都在的意料之中,丰瑞一脸平静。
米德盛笑呵呵的看着俩人。
“大家都去吃点东西,吃完早些去西面山坡看看。”说完招呼着一起往山下走。
米德盛家的院子里,李氏端着一大盆着热腾腾的高粱粥放上院子里的方桌,桌上还放着一盘馒头,几碟咸菜。
翁同仁只带了昨日那火爆青年下山,这数月在山中日子过得很是清苦,难得看到这么合胃口的早点,也不客气,只管狼吞虎咽起来。
米德盛看着翁家庄二人的吃相,不由得腹诽了句:“牲口!”
西面的山坡上,一行人走到了山腰,晨风轻轻吹过,山坡上的小树轻微的摇晃着。
“以前村上有人在这西面山坡种过高粱,收成还行,去年西峡郡打起来了,村上应征了一批人去前线,人手不够就荒在这儿了。”
“这西山的泥土粘性强,颜色也好,红彤彤的,往年村上有人烧砖做房子都是在这西山垒泥,砖窑就在山脚下,照我说啊,你们以后建房子就建这西山上,图个省事,而且这早上的太阳一出来啊,就照到你家院子里,这不也显得吉庆吗”
米德盛喋喋不休的嚼着舌头,把西面山坡的详细情况全都说来,甚至把米家村的概况也一一道来,翁同仁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