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财富,名声,未来!(第3/4页)  狼神土地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这样开矿场搞不好会亏死。总之大理第一煤矿厂的第一批蜂窝煤算是出世了,在紫山先期送出了五百个专用蜂窝煤炉,以及五千枚蜂窝煤之后,这个冬天,大理的富贵圈子终于认识了一种名为蜂窝煤的新式煤炭,不同于过去的煤饼和烧炭,蜂窝煤的好处简直不要太明显。相当经烧,热气也足,还没多少烟子,搞得头个月还是新奇产品的蜂窝煤后个月就成了日常用品。

    见到蜂窝煤产业有了雏形,作为万年死宅紫山就不想再管了,让段智兴随意指派个人去管着,紫山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平静。虽说有计划要把大理发展成为世间少有的大帝国,但是干啥不都得先有钱不是,先用煤矿场完成先期积累再说别的。

    在紫山的下一步计划里,先把红砖搞出来,然后就是高端市场,这一点上最好搞的就是玻璃了,只是单纯的工艺差距,技术上一点内涵都没有,说穿了就啥都有了,制造起来很容易,到时大理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产商品玻璃的国家取得丰厚的资本,初期的倾销对象就是欧洲,现在的欧洲还处于十字军东征时期,只需要把东西卖到中东地区,相信这种“高级瓷器”一定很受欢迎。

    到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烧制出各种商用玻璃,外加在大宋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商人,就不怕赚不到钱。要知道在宋朝时期,大宋是世界上唯一存在超级商人的国家,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大宋培养出了一大批野生的商业奇才。

    在这期间,说不定还可以顺道把现今的西沙群岛c中沙群岛c划归到大理治下,到时就直接在岛上制作玻璃,然后隔绝航线,彻底让玻璃成为垄断产品。甚至可以学习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培养自己的海盗,使得整片南海受到大理的隐形管制,然后逐渐发展航海业,把国家中心往海上迁移,向着澳大利亚发展,反正现在的宋朝有金人还有蒙古人牵制,无暇他顾,没空去管海上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国家,只要大理完成了先期资本积累,还真没有花钱解决不了的事情。等到几十年后蒙古人入关,大不了大理全国躲到菲律宾马来西亚,还有印度尼西亚外加澳大利亚这些地方去,到时没准还会在海外建立起一个以大理段氏为中心,原大宋国民为主要成员的海外国家。蒙古人都是北方人,一个个的集体性的不善水战,隔着大海还真不一定怕他们,等在海外发展一段时间,还可以联合中原反元势力一举推翻元朝,到时候中原大统的位置是谁去做还真不一定。

    当然以上全是臆想,紫山现在手里头就只有一个煤矿厂,大理皇室也没可能资助更多了,紫山是真没想到,堂堂一国皇室居然只有这么点积蓄,除去日常预算竟然就值一座煤矿厂,所幸煤矿厂是在盈利的,多花一段时间,还是可以赚一些钱的。

    等钱赚够了,就是预想中的玻璃霸业了,真是干啥都得要有钱啊。然而在当今世道不仅需要有钱,还得要有名。所以这几天紫山都在暗搓搓的琢磨着怎么提高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煤矿厂的事情变得无聊了而不想做了。

    这时几本文娱流小说,进入到了紫山的眼中。是了,现代人靠网络了解天下事,古代人靠什么,只能是口口相传,而宋朝人流最多的地方无非是酒肆茶馆还有勾栏瓦舍。前一种地方多是江湖人士,而后一种地方多是文人士绅还有贵妇小姐。那么什么样的消息是这两种地方喜欢交流的呢?看来除了江湖豪侠就是才子佳人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紫山很快就有了下一步的一揽子计划。花了七天的时间,紫山在房间里把金老的天龙八部整本抄录了下来,用的是宋朝很流行的瘦金体,这也是这十个月来最让紫山感到骄傲地方,诗词文章有赫萝之体的辅助记起来简直就是做了弊,只有这个书法是紫山自己一点一点练上来的。

    然后就是让段智廉还有一直教紫山读书的渔樵耕读之读,来帮忙润色一下,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