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借名(第2/2页)  大明天衍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土地兼并达到了历史顶峰,历代皇帝以恩赏赐皇亲大臣们的土地以百万亩记,地方官绅又千方百计的通过肮脏手段兼并土地,最突出的是藩王占田。万历八年,福王封藩河南,明神宗一次就赐给他田地二百万亩,河南地不够,“并取山东c湖广田益之”。而且这些恩赏的土地是不纳粮的,百姓苦不堪言,天下百姓以一半土地纳粮养天下,而亲王大臣豪绅所占土地另天下一半,收益只归其己身,是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朝廷贪蠢,历代首辅如严嵩父子只谋自己的算盘,逆天之道而行,只有你父亲张太岳顺天之道而行,其所为有三大功绩:一是“清丈田亩”,为大明规丈了良田七千多万顷,比旧时增加了两千多万顷,二是“一条鞭法”减轻了百姓负担,三是“考成法”,吏治为之一清,土地兼并得到了缓解。在我看来,将延大明数百年国祚,如果你父亲仍在,或其法仍行,我终身不会现世,幸而上苍让我等到这天,朱翊钧昏庸无能,张四维祸国乱政,毁你父亲数十年规制,真是自毁长城。”

    张静修不知道多少次听到别人提起父亲所为,但第一次有人说的如此透彻,不禁感叹,此人真是为当皇帝用功太深,不知多少个日夜,习武炼气,读书明经,还要通读活用,学经济,通天文,运筹帷幄,扶植人马,张静修突然第一次感到由衷佩服起这个朱三公子来。

    “然而,此人我必杀之,”张静修也在心里暗暗坚定了这个信念。

    “大明若要亡,必定是亡在土地上面,民无粮则无天,比起地来,什么铁骑大军,什么真龙血统,百姓都可抛弃,异族若是能分好地一样可以统治这中国万里河山,百姓不会管这些名头,所以我只借你一件事”讲到这,朱三公子正色道。

    “借名。”张静修为他答出了这个答案。

    “对,我要向你借名!”

    “一c借你忠良之后的清名!”

    “二c借乃父在天下百姓中的好名声!”

    “三c借你张家三位大哥被奸臣所杀的冤名!”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